第4頁(第1/3 頁)
距上京城約30裡的萬年縣,是京兆地區下轄的重要府地。此地依山而建,近汜水,自來是天子腳下的一塊福地,因而附近山頭廟宇頗多,香火鼎盛,菩若寺就是其中一座。
縣主府的馬車不起眼,蒙了灰裘棚子,也沒掛牌子。車把式是府里老人,眼下雪天路滑,車馬行得慢,枝茜掀了簾子一角打量,又轉頭在趙靈運的腿上蓋了條衾被。&ldo;大姑且歇一會,才出承德門,這會腳程不算快。&rdo;
趙靈運靠著綾鍛迎枕,懨懨地掀眸,&ldo;枝茜,你有手勁,來給我捏捏。&rdo;
枝茜應道,過來揉捏著肩膀,只見趙靈運很快微闔著雙目,雙手交疊燻著手爐,昏昏欲睡。
這樣又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到了山腳,馬車停了下來,車把式在外面道:&ldo;大姑,到了。&rdo;
山間蓊鬱,天晴爽朗,新雪蓋林木,清泉石澗流,偶有野兔松鼠一類,在枝頭木樁中跳躍。
不遠處的亭邊站著個書生模樣的管事,對趙靈運俯身一揖:&ldo;小人陸乙,請大姑安!&rdo;
與楚襄相交,大多依靠下人之間傳訊往來,皆因各取所需,雖不敘面,倒也相安。趙靈運撂下簾子,只叫枝茜添茶,又拿起話本傳奇翻了起來。
約莫著一盞茶的時間,又聽幾道腳步聲挨過來。枝茜心道這動靜倒不小,也不曾掀了簾子,豎著耳朵聽起來。
&ldo;大姑好氣派,到底是掌家的。&rdo;
枝茜打簾到車外,迎面是個身披鴉青色貂裘大氅的男子。一頭墨發高束,戴鏤雕白玉冠,面上靈相狂狷,這人便是鎮遠將軍嫡子,楚襄了。
冬日殘陽斜斜射進,雙方互相打了照面。趙靈運和趙靈兮面上有三、四分相像,二人一個端肅一個柔嘉,從神色上可見區分。
趙靈運見楚襄並不避嫌,於是先撤回目光,放下話本傳奇,戴上帷帽由枝茜扶著下了車。
&ldo;見過公子。&rdo;趙靈運盈盈道了個萬福。
楚襄瞥眼過來,笑似非笑,頗有興味嗟嘆,&ldo;聽聞大姑諸多事宜,行事為人當稱上京城的貴女典範。&rdo;
&ldo;公子過譽了,靈運不敢當。&rdo;
楚襄擺擺手,先行一步,&ldo;山路不好走,還請大姑隨某步行上山。&rdo;
二人遂往山腰去。
‐‐‐
楚襄往來菩若寺參禪悟道,寺裡自有一間禪院供他做休息。
穿過松間竹林,有小僧立在院前,趙靈運站得稍遠,卻也看見楚襄和他說了兩句,那小僧遙遙看過來,雙掌合十向她一拜,自去了。
趙靈運走上前來,楚襄側身引路,&ldo;本寺不招待女客,只長話短說。&rdo;
二人進入禪房。
禪房內條件清苦,一張床鋪,幾個蒲團,上供菩薩,下設矮几。有僕從端了個炭盆過來,楚襄倚著矮几,烤著火示意她坐下。
門吱嘎一響,陸管事進來通傳,&ldo;公子,一切安排妥當。&rdo;
楚襄揮揮手,陸管事及枝茜退下,屋裡只餘趙靈運。只見她站在門口,光線隱了大半張臉,姣好身段步履裊娜,緩緩坐在矮几對面的蒲團上。
&ldo;上次一別,已過經年。&rdo;
&ldo;勞公子記得。&rdo;
楚襄揚起薄唇,神色幽深難測,只聽他說道:&ldo;昨兒潘氏自盡,想必府上鬧騰了一番?&rdo;
&ldo;驚動了公子,是靈運辦事不利。&rdo;
&ldo;你是辦事不利,&rdo;楚襄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