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1/3 頁)
再想下去,弘琴看弘緯的眼神就變了:我說,您老當了六十多年皇帝,元後不說了,當時局勢,沒的選。那繼後呢?就不能挑個能幹過馬皇后、徐皇后的?
弘緯也十分委屈,&ldo;誰也沒攔著,不叫她們勸誡帝王夫君啊!是她們自己不說,咱有啥子辦法?&rdo;
現在殿內情況,謹言就是不往上看,也知道這姐弟倆沒詞了。這種事情,他們越強詞奪理,謹言就越能引經據典,駁的他們啞口無言。難得這孩子發一次脾氣,哪肯就這樣善罷甘休,對著二人再磕一個頭,&ldo;奴才鬥膽,品評一番明朝後妃。明朝後宮,家教森嚴,皇后大多賢德。至於愛民,奴才以為,出身平民,更能懂得民間疾苦。出身貴族,難免沾惹後院是非。慶幸的是,明朝後妃,乃至親王、皇子妃,俱為平民女子。她們長在民間,自然會為民間百姓做主說話。即使中山王之女徐氏,也沒有驕奢跋扈。另外,皇后長子,不出意外,定然立為太子,一旦立儲,絕少更改。這樣的家規國制之下,皇后不賢德、不仁孝,實在說不過去。&rdo;
呵呵,這番話說的可是委實有點狠。先是諷刺當朝娶妻,只娶貴的,不娶對的。再是說,當朝立儲,不顧正統,連著幾朝,立的都是庶出之子。從努爾哈赤到順治,幾乎沒有不休妻、不廢后、不以妾為妻的。努爾哈赤連著廢了兩個元妻太子,康熙皇帝嬌寵嫡子一生,最後,還是圈了了事,這個弘琴可以證明。這樣的體制下,皇后自保尚且困難,何談什麼幫助帝王匡扶社稷?更何況,出身貴族的女兒家,性子再溫和,那些後院陰私,恐怕,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不少。
想到這裡,弘琴便嘆口氣,拍拍弟弟肩膀,對謹言說:&ldo;下去忙吧!今日之事,我忘了,你也忘了吧。&rdo;
謹言長出一口惡氣,對著二人行禮,跪安退下。
過了許久,弘緯才幽幽地問:&ldo;你說,挑媳婦只挑家世、模樣,是不是‐‐錯了?&rdo;
弘琴搖頭,&ldo;不知道,反正我也不用挑媳婦。呃,現在看來,連額駙也不用挑了。日子到了,花轎來了,只管上就行了。&rdo;說完,看似輕鬆地笑笑。
弘緯點頭,&ldo;其實,皇額娘還是有著能跟仁孝文皇后一拼的潛質,只可惜,她太謹慎了。&rdo;
弘琴冷笑,&ldo;不謹慎,早就給扔到冷宮裡嘍!&rdo;
再說御花園,閒逛的帝後二人。望著夕陽餘暉消失在西山之下,園中古木奇石漸漸褪去晚霞紅光,雍正拉過皇后的手,微笑著悄聲問:&ldo;皇后,朕把弘緯的名字寫在了正大光明匾後,你高興嗎?&rdo;
冷不丁地,聽到皇位傳承,衲敏吃了一驚。低頭想了想,還是搖搖頭,&ldo;皇上,祖宗有訓:婦寺不得干政。皇上,您這樣問,臣妾不知該如何回答。&rdo;
雍正淡笑,&ldo;那就說說你心裡的話,你最想說的話。朕想聽。&rdo;
衲敏嘆氣,&ldo;皇上,對您來說,或許,這個難題,終於寫出來了,總算可以暫且放心了。可對臣妾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小寶他,畢竟年長。將來,您可要好好安排,莫叫他們兄弟反目才是啊!&rdo;
雍正哈哈大笑,湊到皇后耳邊,&ldo;皇后放心吧。朕在傳位詔書上,同時寫上,叫弘緯登基後,就封小寶為和碩親王。這樣,小寶也算有了詔書護佑。弘緯自然會給他這個哥哥幾分面子。你說呢?&rdo;
雍正本來以為,這樣是極好的安排。既可以告訴弘緯,弘經同樣受到重視;又可以讓弘經得到弘緯恩封,必定感恩戴德,一心擁護新君。哪知,皇后聽言,臉色變了幾變。嘴唇幾張幾闔,最後,還是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