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1/3 頁)
116、燦若夕陽
雍正因皇后生病不高興,在衲敏看來,絕對有不少水分。誰不知道正史上,孝敬憲皇后去世,雍正下旨,說要親自去皇后葬禮。旨意中還說,自己身體不好云云。弄的大臣們沒辦法,只好聯名上書,求皇帝不要去皇后葬禮,免得龍體承受不住&ldo;巨大&rdo;的悲痛。因此,衲敏自己除了每日養病,盡力配合太醫治療,就是給幾個孩子寫信。每人每年一封,寫好就封起來,叫給翠鳥,叫她在合適的時候,寄給孩子們。至於雍正,人家沒工夫搭理。
弘經每天從上書房回來,就到母親床前盡孝。弘琴、弘緯則是寸步不離。衲敏好的時候,就教他們識字,或是講些歷史上的典故給他們聽。
年羹堯託完顏氏送來一箱小人書,都是些正史小故事,或是西遊記之類的,還有些科普讀物。衲敏便交給弘經,叫他陪弟弟妹妹們一起看。有精神的時候,就陪著幾個孩子做些算術,學寫幾何、天文物理之類的。衲敏上學時,就不偏科。如今教起這些孩子基本科普,除了精神不濟外,遊刃有餘。
怡親王夫婦與恂郡王夫婦、果親王夫婦常常到景仁宮探望。怡親王甚至請雍正召來遠在蒙古的淑慎公主、端柔公主常駐京中,與留京的和惠公主輪班前來伺候皇后。
後來,廉親王夫婦也進宮探望。衲敏見了他二人,說些閒話,便問大格格的嫁妝準備的如何了。玉瑤連忙說都差不多了,就等富察家定日子呢!
衲敏靠在炕頭,閉著眼歇了半天,這才勉強睜開,想想眼看都快七月,自己也沒多少日子了。要是真如歷史上撒手而去,那廉親王大格格這位閨閣老姑娘,不知道又得等多少時候,才能出閣。便催玉瑤:&ldo;孩子也大了,該辦的事就該趁早辦。早些辦完,咱們做父母的也能安心不是?&rdo;
玉瑤連忙答應,說回去就到富察家去說。
衲敏這才閉眼不說話。玉瑤看皇后累了,便告辭出來。出了宮門,立逼著廉親王到富察家去定日子。當天請了算命先生算好了八月十八,回家就拉上大格格,整日裡掰著指頭算日子。忙碌之時,還不忘到佛前禱告,求佛祖保佑皇后別掛,就算要掛,也得等大格格出閣後再掛。大格格聽著嫡母這般嘮叨,想起幼年還住在雍親王府對門時,四伯母對自己百般疼愛,如今自己親事也多虧四伯母才能這般順遂,淚珠就在眼眶裡晃蕩。
得了廉親王家嫁女兒訊息的滿蒙親貴,家中有兒子、閨女適婚的,都忙著辦喜事。要知道,一旦皇后薨,依照國法,這些親貴之家,至少一年不能辦喜事。跟皇族關係再近一些的,恐怕要守個兩三年。那可要耽誤多少小夫妻啊!
等傅恆娶了廉親王大格格,衲敏便覺得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叫來弘經,叫他沒事多帶著弟弟妹妹去看看年母妃。弘經今年九歲,對自己的身世早就明白。聽母親渾身無力,還要操心自己,眼睛一濕,答應下來。年妃知道了,別無他法,只得每日在佛前燒一炷香,求佛祖保佑,皇后別死,至少,在弘經長大成人前別死。
過了九月重陽,果親王福晉鈕鈷祿氏傳出喜脈。衲敏知道了,特意求了雍正旨意,不叫鈕鈷祿氏進宮請安。旨意上還特意點明,叫鈕鈷祿氏安心在王府養胎,沒有聖旨,不必進宮。
鈕鈷祿氏看到這份聖旨的時候,眼淚都快流下來。皇后身體不好,太醫院那邊已經下了好幾次&ldo;病危通知書&rdo;。如今,她還能想到自己,不叫自己進宮,無疑是在對雍正說:&ldo;如果我死了,不必叫十七弟妹哭靈。&rdo;摸摸還不太顯的肚子,鈕鈷祿氏靠在十七肩上痛哭,&ldo;沒有四嫂,哪有我今日!她要是真不好了,你別攔著我去景仁宮!&rdo;
十七嘆氣,&ldo;要是你非要去,我不攔你。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