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導致寶珠和小傑「決裂」,是一次「告密」。
那天,寶珠像往常一樣端著飯碗出去,和芬兒於死衚衕裡秘密「會師」。兩人交換了飯碗後,頭挨著頭,吃得津津有味。
結果不知何時被出來玩的小傑給發現了去,他默不作聲地轉頭回了家,和鄭玉蘭說道:「娘,番薯飯是不是很好吃?我也想吃。」
鄭玉蘭笑著摸了摸小傑的腦袋:「傻孩子,咱家的白米飯那才香,番薯飯哪比得上咱的白米飯啊?」
小傑疑惑道:「那為什麼二姐吃得那麼香?」
這話一出,夫妻倆都大為震撼,鄭玉蘭抄上竹條就喊小傑帶路,抓了寶珠個現行。
好在寶珠機靈,抓住鄭玉蘭抄竹條的手,飛速地繞著她轉圈圈,見時機合適,就立刻撒手,如兔子般一溜煙地跑回了家,躲到了跛子的身後,於是,這頓打終究是沒打成。
跛子也甚是無奈,嘆了口氣後說道:「寶珠呀,白米比番薯米要貴上兩倍不止,以後可不能再幹這樣的事了,你要是實在想吃番薯飯,明兒個我就上鎮上去買百來斤回來。」
跛子說到做到,第二天大清早,他就去鎮上買了一石的番薯米扛回來,他挑的是品質最好的番薯米買,價格要比普通番薯米貴上兩層。
可惜鄭玉蘭不會煮,番薯飯的精髓是番薯米,再往其中摻點白米,煮好後黏黏糯糯的,吃到嘴裡能拉絲。但她把番薯米和白米對半加,又控制不準新花樣的火候,導致煮出來的東西四不像,口感梆硬,味道又不佳。
全家人都吃得異常痛苦,但不能浪費了糧食去,只能硬著頭皮吃下。好在家裡人多,兩個月過去,總算是吃完了。
寶珠仍是思念著芬兒家番薯飯的味道,但捱了這次教訓,不再敢幹這樣的事了。
只是頂不住芬兒三番四次地慫恿她換飯吃,寶珠很是為難地說道:「爹孃會罵的。」
但她「堅定」的心智到底沒被饞蟲給打敗,在家裡重新換上純白米飯吃後不久,她就重新和芬兒交上了頭,不過一個星期也只敢偷偷換上一兩次。
之後的時日,倒從未被發現過。也不知是告密鬼真就沒發現,還是他也害怕了「番薯飯」的魔鬼煮法。
小麗上了小學後,成績愈發的突出了。跛子望女成鳳,著實開心,少不得在寶珠耳畔唸叨著,「咱寶珠以後也肯定是個會讀書的!」,「寶珠聰明,以後讀書一定不輸你大姐!」,「以後咱也能考一中!」
村裡人也因為小麗優越的成績,而將其代入到寶珠的身上誇讚。但寶珠不想讀書,也不喜歡聽這些話,往往對方沒說完,就撒丫子跑了。
轉眼到了寶珠上託兒所的年紀,但她死活鬧著不去。跛子沒辦法,閨女三兩下就把他的心給哭化了,於是便不顧鄭玉蘭的反對,擅自決定兩年後直接讓寶珠上小學。
很多地方的鄉村都未設託兒所,到了年紀的孩子直接被送去小學,甚至很多人家連小學都不願意讓孩子上,或者拖到了很遲的年歲才上。
玉河村是因為農田富足,又臨江,鎮上唯一一臺排灌運輸船還安在了本村,所以相對富裕些,這才建設了託兒所。
家境好些的人家,都會選擇將孩子送到託兒所中接受學前教育。雖然孩子不多,但每屆也能收到四五十個學生,因此託兒所也勉強能開得下去。
為了提高水稻的產量,汪隊長引進了一種名為「生根肥」的新型肥料,基於傳統「基肥」、「分櫱肥」、「穗肥」、「粒肥」的施肥方式,再於相應施肥階段新增生根肥。
生根肥在水稻生長的各個階段都得使用,將生根粉按特定比例溶於水中,澆灌於水稻根部。早期可以助秧苗早、多、深紮根,後期可以助水稻長高長壯,多結穗。
但每個階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