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2/2 頁)
。
百貨公司使這一切全都改變了。現在,象潮水般的人群裡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陳列得很漂亮的不同種類、不同價值的商品之間走來走去。要看高價商品並不需要是&ldo;高階人士&rdo;。誰都可以進百貨公司,都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高雅的傢俱。在這種新的消費者大眾化的體制下,人們假定,任何人部可以成為買主。正如同生活水平是公開的、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一樣,買東西、&ldo;逛商店&rdo;也是公開的;這和財產狀況不同,財產狀況則是不公開的。在百貨公司就象在旅館裡一樣,私人不公開的活動與公開活動之間的界限已經模糊了。
現在,城市的購物者可以隨便在大批商品之中走來走去,就象不久之後農民翻閱郵購商品目錄冊一樣方便。建築師則把商品作為自身的廣告:為消費者或可能的消費者舉辦長期性的展覽。過去,商品大多是零零散散地處於未加工狀態,等待消費者提出要求或式樣。可是,今天成品世界卻成為&ldo;消費者&rdo;的世界。原料事先都加工好成為鞋子、衣服或傢俱,展覽在全體過往人群的面前,讓人看了動心。在這些激起人們購買慾望之宮裡,這批新型的商家都希望儘可能向顧客提供他們想買的東西,並且促使他們想買過去腦子裡從未想到過的東西。
另一方面,市場不知不覺變得更加共通化和更加大眾化,而最有趣、又最不引人注目的變化之一則是新興的大百貨公司都實行明碼實價的政策。老的做法‐‐也是世界各地集市市場生活中的一種情趣‐‐乃是賣主與各個買主之間的討價還價,賣主根據買主的社會地位、他的需要、他想購買這一商品的心情是否急切來要價。有些商家在每一件商品上都註上成本價格(用秘密符號注),然後力圖從顧客那裡索取高於成本的最高價格來成交。拒絕討價還價當時被視為是鄉巴佬,不懂人情世故,而且這樣一來當然就減少了生活中的樂趣。因此,買東西實際所付的價格往往因人而異,要看每位顧客討價還價的本領。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