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張飛雖然性子暴躁,但卻甚聽劉備的話,被這麼一訓,頓時便只乾瞪眼不敢大吵大鬧。
劉備改顏一笑,拱手道:“我這位兄弟天生這般脾氣,請不要見怪。不知孔明先生可在否?”
方紹清了清嗓子,拱手還禮,道:“是這樣的,真是不巧啊,我家先生幾個時辰之前剛好出門雲遊去了。”
劉備顯得有點失望,但又問道:“那不知孔明先生去何處雲遊,何時能歸?”
方紹道:“我家先生雲遊向來是憑心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我也不知道他去哪裡了。他雲遊起來一向是少則七八天,多則三五月,什麼時候會回來都說不定的。”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關羽湊近劉備,低聲道:“兄長,我觀這人前後言行不一,十有**是那孔明在家,卻不願出來相見,故找此託辭想打發走我們。既然他不想見,我們又何必在此空候,先回樊城吧。”
劉備嘆了一口氣,又向方紹拱手道:“今日不能見到孔明先生,實屬遺憾,勞煩轉告一聲,就說劉備曾來探訪,既然先生不在,那備過幾日再來登門求教吧。”
說罷,三人各自上馬,策馬揚鞭而去。
方紹回到屋中時,諸葛亮已將屏上的天下形勢圖取下,鋪在地板上,蹲在那裡凝眉細思,方紹便道:“先生,那劉備已經走了,不過他說過幾天會再來。”
諸葛亮的心此刻已在中土這片大地上賓士,他只微微點頭,道:“方紹,去研墨,先生我有東西要寫。”
方紹趕緊去研墨,道:“先生,你是要做詩麼。”
諸葛亮道:“做什麼詩,先生我得趕緊寫一篇對策,否則劉備下次來時,拿什麼來鎮住他,讓他對我言聽計從呢。”
於是,諸葛亮筆走如風,洋洋灑灑在那竹簡上寫了數百字,然後捧在手裡自我欣賞,不時的又點頭讚歎,彷彿十分的自得。
諸葛亮看到興奮處,索性將竹簡扔給了方紹,道:“方紹,你也有幾分見識,瞧一瞧先生我給劉備定下的這方針大略如何?”
方紹接過來細看一遍,不禁心中暗笑,手裡捧著的,不就是傳說中的《隆中對》麼。
方紹裝模作樣又看了一會,才道:“先生的這篇方略,總結起來其實也就四句話,所謂‘先奪荊州,再取巴蜀,東和孫吳,北拒曹操’。”
諸葛亮面露驚訝之色,道:“何以見得?”
方紹便坐下來,不緊不慢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那曹操勢力不如袁紹,但最後竟然能消滅袁紹,這並不是都靠天時,更靠的是人謀。如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等實力,莫說是劉玄德,就算是劉表與孫吳也不能與之爭鋒。而江東孫權,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實力雖不及曹操,但以劉玄德之力,亦不可圖,只可以結為外援。環視荊州四面,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邊連吳會,西通巴蜀,實乃用武之地,以劉表之才,遲早是守不住的。劉玄德若能取之,便可作為根據地,往西再取巴蜀,以劉璋之能,必不可敵。倘若此計劃順利進行,那當跨有荊、益之時,便可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待天下有變,便可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出兵,如此,便可成就一番天下霸業。”
方紹洋洋灑灑說了一通,不過是將來諸葛亮要對劉備所說的《隆中對》而已,恐怕這個時候,孔明心中也是這般所想。
而諸葛亮聽了這番分析,不禁對方紹是刮目相看,心道:“這小子竟然能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不可思議呀。”
諸葛亮驚歎之餘,又覺方紹如知己一般,通曉自己所思,不禁有幾分相敬之意,便道:“你能有這般見識,當先生我的廚子真是浪費了。”
方紹心中得意,嘴上卻道:“先生將來可是要運籌帷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