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第1/3 頁)
傳統製法中,龍舌蘭收割後,取其心洗淨,在石爐中用攝氏六十到八十五度的慢火烘烤五十到七十二個小時‐‐傳統製法的好處,可以使龍舌蘭心的植物纖維軟化,阻止大火急溫所帶來的焦糖化,還能保留並增強天然的龍舌蘭風味。
相當多的大廠卻使用高壓鍋,以將烹煮時間控制在八到十四小時之內。
透過烹煮過程,龍舌蘭心中原有的生物糖被轉化為能夠醇化的簡單糖,之後就將所得產物碾碎(按照酒廠的不同選擇過濾或者不過濾‐‐傳統的做法是連磨碎的殘渣也一併用來發酵),用作發酵的原料。
此時人們要選擇是否是要製作百分之百的龍舌蘭酒。如果是的話,過濾的龍舌蘭汁或者未經過濾的果漿(德語稱其為&ldo;ost&rdo;)就不加入任何新增物地入桶;如果要製作&ldo;&rdo;,就在保留最少百分之五十一龍舌蘭糖的情況下加入其它的糖,然後再發酵。
酵母方面,有些圖省事的酒廠會使用常見的啤酒酵母,而如&ldo;馬蹄鐵龍舌蘭()&rdo;這樣的老廠則利用空氣中的野生酵母菌(稱作 zyoonas obilis‐‐這方法不是如啤酒酵母一般將糖分乙二醇化(經常被稱作&ldo;ebden-yerhof方法&rdo;),而是透過一種稱之為&ldo;entner-doudoroff方法&rdo;的方式:將一單位的nadp+和一單位的atp最終轉化為 g3p 及 pyruvate)進行自然發酵:這種方式雖最能保留龍舌蘭本身的風味,卻因為需要控制在等待野生菌體的同時可能帶來的細菌而必須使用抗生素,兩種方法孰優孰劣還很難評判。
根據時節和溫度,發酵過程往往需要經過一到兩周‐‐原先的糖被轉化為酒精,酵母死去之後,我們得到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的度數。然後就要進行二次蒸餾(也有很少見的三次蒸餾‐‐這追求高品質的做法卻經常吃力不討好),傳統製法使用銅壺,現代製法則使用不鏽鋼連續蒸餾器‐‐兩種方法得到的產物基本上一樣:清透無色的龍舌蘭新酒。
最後,桶陳、打標、出口、上架按照是否陳年和陳年時間長短,是否為ixto和是否染色,則被官方嚴格區分為以下四個等級:
(plata)‐‐也被標為silver:無桶陳,未染色,蒸餾後即裝瓶出售。
‐‐也被標為gold,基本同blan,唯一的區別是使用糖蜜、橡木桶汁、甘油或者酒用焦糖上過色:而且,色素的重量比不得超過百分之一。
‐‐桶陳最少兩個月以上。
‐‐桶陳一年以上,不設上限。橡木桶容積不得超過六百公升,必須經過純水勾兌。
最高階的a?ejo 的話,比方馬蹄鐵廠的&ldo;seleión suprea&rdo;,行價甚至勝過三十年的波本。
由於墨西哥官方的嚴格規定,每一瓶出廠的龍舌蘭酒商都印有蒸餾酒廠註冊編號(noras oficial xicana)‐‐這編號因為製作者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這也是本文誕生所依據的有趣知識之一。
最後澄清一個關於特奎拉的誤解(這都是電影《生於七月四日》的誤導)‐‐特奎拉里從來都沒有蟲子!親愛的酒客們,加少許鹽和青黃檸檬片喝的時候,不要再往酒杯中投入蟲子了‐‐那是別處的一種梅斯卡爾,喝的時候在杯中放一隻蟲子: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