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2/2 頁)
。
宣帝劉詢對石顯和弘恭報以很大的期望,他希望這兩個閹臣能用他們的法學理論,逐漸向劉奭那軟弱無能的血液中摻進去一點兒&ldo;霸道&rdo;,可惜,他全錯了。
要想指望閹人輔政,多少有點春秋大夢的味道。
閹宦,是沒有後代的,特別是西漢的閹宦,基本都是因犯法而被閹,他們骨子裡都具有先天的罪惡感,對整治他人和保住權力有著無限的熱情,要想不被他們左右,當權者要具備相當的魄力和敏感度,以及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而這些,劉奭都沒有。
儒家的仁義道德徹底毀了這個西漢繼承者,以至於當皇帝後,劉奭竟然還不懂&ldo;謁者召致廷尉&rdo;是什麼意思。
&ldo;謁者召致廷尉&rdo;的意思就是,逮捕入獄。一個連&ldo;逮捕入獄&rdo;都不知道是何意的皇帝,又怎能掌控得了精通法律的宦官呢?石顯和弘恭大徹大悟:徹底把持朝政的機會來了。
主昏則臣顯。
但要想做no1還有幾個障礙,最大的一個,就是蕭望之。蕭望之當時的職銜是太子太傅、前將軍、光祿勛。太子太傅,皇帝過去的老師;前將軍,二品大員,負責京師防衛,兵權在握;光祿勛,九卿之一,掌宮殿宿衛;能將這幾個職位集於一身的人打垮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帝,可皇帝是此人的學生,借用皇帝之刀的難度很大。
但蕭望之不是沒有弱點,他的弱點就是對工作十分認真負責,該他管的管,不該他管的也要管,他給皇帝上了個奏章,內容是壓制外戚的權力,以免霍光後人的悲劇重演,萬沒想到,這封奏章為他挖開了墳墓。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