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第1/2 頁)
&ldo;是啊!咱們這麼多人,王爺又帶了兵,怕什麼?&rdo;
&ldo;那便……去吧!&rdo;
不久以後,仕人豪紳們算是達成了統一意見,願意跟著李世民一起去西城。李世民讓李留在朱雀門主持大局,自己只帶著野詩良輔和高固與幾名甲兵前往西城。聯想到那些仕人豪紳們的舉動,李世民心中忍不住暗自發笑:你們還有選擇的餘地麼?我這樣發出邀請,只不過是給你們臺階下罷了。要是我一聲喝令下來,你們還敢不從麼?真是給臉不要臉。仕人豪紳們,歷來就是喜歡這樣的矯情。
李世民心中想得十分的清楚,西城那邊的叛軍,必須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不然在長安城裡打起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眼下唐軍正得人心,大可以利用這股壓倒性的優勢,讓叛軍餘黨就範。如果不把仕人豪紳們這幾隻&l;領頭羊&r;牽走,我怎麼號召這數萬萬百姓到我背後來支援?!
巨大的人流,跟隨著李世民等人朝長安西城緩緩湧動開去。讓那些仕人豪紳們有些膽戰心驚的是:以前那個花天酒地百無一用的&l;李誼&r;,現在居然像是全身都長了膽一樣,幾乎沒有帶兵前往西城。他的身邊,除了掌旗的騎使和那個巨蠻的黑漢子,一共都只有七八個騎兵親隨。
儘管有些忐忑不安,但畢竟長安城中的百姓人數眾多。大家都聚到了一起彼此壯膽,跟著李世民朝西城走去。
與此同時,駐守在長安西城的叛軍羽黨,已經有一萬餘人聚集到了春時門城下。這些人凶神惡煞的舉著弓箭拿著刀槍,對著身前一批黑壓壓的人群。
長安城中的百姓們,早就恨死了這些為非作歹的叛軍。當聽聞皇城已經被王師收復以後,居然有一些民間義士召集了百姓,齊齊聚集到了長安西城,要找叛軍餘黨的麻煩。而且人數越來越多,起初還只是一些不怕死的丁壯,後來各個裡坊裡的男女老幼、仕人平民全都出來了,洶湧的人潮將叛軍們圍困在長安城牆邊,大聲謾罵,投擲雜物。
這個情況,叛軍的幾個大將還真是始料不及。他們沒有想到,一向乖巧軟弱得像綿羊一樣的百姓,今天居然全都不怕死的衝過來了。要不是自己人手中還有這些凌厲的刀槍劍戟,怕是都要被這些百姓們撕成碎片了。同時,儘管叛軍們現在也恨死了這些百姓,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再輕意的招惹這些人。
眾怒難犯!雖然有幾萬大軍,但這長安城中有百萬居民,城外有唐軍主力大軍,皇城裡也是唐軍,無異於就是處於一個絕境。
叛軍的幾個領頭將軍們也不傻,他們清楚的明白了,越是這時候,越要沉住氣。這幾萬軍隊,任誰都不敢輕視。自己這些人,現在還有跟唐廷叫板、談條件的權力。
李世民等人在人群中,就如同乘風破浪的船隻,百姓們見了那面大旗,紛紛讓出道來。
正當春明門前的叛軍大將們感覺進退不由己、騎虎難下的時候,人山人海的百姓群中,突然像潮水一般湧開了一條道兒。一面醒目的&ldo;李&rdo;字大旗朝春明門邊走來。
李世民騎著一匹紅白參半的寶駒,身上穿著滿是傷痕血跡猶存的盔甲,手執一根馬鞭,單騎獨自向前朝叛軍的弓箭陣前走來。他的臉上,掛著無比自信和冷靜的微笑,靜靜的掃視了那些緊張兮兮的叛軍們幾眼。
成千上萬的刀槍,發陣一陣嚯嚯的錚響,全都對準了李世民等人。弓箭拉出的咂咂聲,更是響成了一片。黑黝黝的箭頭,從四方八方瞄準了李世民所在的這一塊彈丸之地。
&ldo;我有百萬雄師整戈待旦。&rdo;李世民居高臨下的看著那幾員叛軍領頭的將軍,語調平靜如同聊天一樣跟說道,&ldo;你們,想要放馬一戰麼?或者是,願意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