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分族群(第2/3 頁)
人騎在馬背上,拉左邊的韁繩,馬頭向左轉,馬向左轉彎。
拉右邊的韁繩,馬頭向右轉,馬向右走。
韁繩放鬆下來馬容易低頭吃草,影響趕路,拉起來馬頭跟著抬起來,吃不了草,只能認真趕路。
現在不用韁繩,只需要牽馬的馬籠頭。
結構簡單,打結方式簡單,就兩個圈,加兩條連線兩個圈的繩子,加一條牽馬繩。
最後給這些馬駒做族群族譜標記。
這些馬分屬六七個族群,大馬馬群兩個族群,大馬和馬駒待在一起,好分辨族群。
套馬杆從湖邊狩獵場套來的馬駒族群,只記得一些,馬駒們自己也分族群待著,大概能分辨出來。
族群標記分好,以後繁衍的時候看著點,不會輕易近親結合,生出有問題的馬駒。
族譜現在不好分辨,以後再建立。
暫時沒有別的辦法標記族群,烙鐵烙印子的難度很大,不利於之後馴養。
只能用獸皮繩加流蘇做標記,綁在馬駒脖子上。
流蘇就是布料邊緣或繩子上的軟、短、粗線條布條。
像微型老式門簾,或水簾洞,裝飾用,現代窗簾上一般都有。
一號族群用羊皮編織的獸皮繩,十厘米長內只有一根帶毛羊皮流蘇。
二號族群用鹿皮編織的獸皮繩,十厘米內有兩根帶毛鹿皮流蘇。
三號族群用牛皮編織的獸皮繩,十厘米內有三根帶毛牛皮流蘇。
以此類推,以後看一下馬脖子上的流蘇和獸皮繩,就知道是哪個族群的,人工干預它們交配。
綁好後,讓壯漢鬆手,羅雲牽著馬駒,壯漢防備馬駒傷到羅雲。
馬駒很不習慣也很不喜歡馬籠頭,一直後退著想掙脫,前腿還跳起來人立而起。
它一掙扎,羅雲收緊牽馬繩,馬頭被控,渾身的力氣只能使出來一小部分。
馬的身體和腿很強壯,兩百斤的馬,兩個超過一百斤的壯漢都很難控制住。
馬頭卻是軟肋,脖子長,頭重,脖子上的肌肉不夠發達。
馬頭使用不上太多力氣,自然掙脫不了人的控制。
羅雲一個孩子拉著,馬駒使勁掙扎,拉的很費力,馬駒卻掙脫不開。
馬籠頭,綁成功!
讓壯漢們牽著走,後面人用竹條抽,試著能不能牽著走。
可惜不能。
馬駒有點大了,不是剛斷奶的小馬駒,七八個月大了。
大馬教會它很多,太有野性了,一直亂掙扎亂蹦躂亂叫喚。
蹦躂的時候,後面要是有人,還會亂踢,容易把人踢傷。
沒有長期嚴格訓練,牽不走這傢伙。
羅雲看著這野性的樣子,有點發愁。
看來這一批小號多半廢了。
這批馬駒很難馴化到乖巧,只能先養著,等它們生下小馬駒。
斷奶後和大馬隔離開,培養小小號。
先養著訓練著,能成功最好,失敗也沒有關係。
不用等太久,十四匹懷孕的大母馬快生了,最多三個月全部生完。
生下的小馬駒吃奶近半年後斷奶,今年年底就能斷奶,一批小小號誕生。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壯漢們沒招了。
草根過來問道:“雲,這馬駒牽不了,太野了,咋辦?”
羅雲道:“這匹馬駒的四條腿綁起來,等會兒抬回去。
馬籠頭卸下來,裝到別的馬駒上試試,我再綁幾個馬籠頭。”
草根點頭,去辦了。
馬駒共有二十五匹,綁出來十套馬籠頭。
套馬杆套出來十匹馬駒,控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