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不少進入東哥特躲避,匈奴打得順手,很自然地就向東哥特發動了攻擊。
東哥特人比阿蘭人還不禁打,沒幾年東哥特的老王就戰敗自殺了,東哥特人大部分投降,加入匈奴,剩下那部分只好往西跑,找日耳曼老鄉幫忙。
東哥特人的西邊當然是西哥特人,西哥特人趕緊在東部設防,並在德聶斯特河畔重兵以待,指望著在河邊終結“匈人”的西進之路。
原來說過,匈奴和大漢互相折磨了幾百年,也是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漠北凜冽的寒風擦亮了大漢那些武將的招牌,而大漢那些詭譎莫測的戰法也鍛鍊了匈奴人的軍團。現在的匈奴人打仗,已經不限於傻乎乎的正面對抗了。西哥特人在河對岸殺氣沖天,匈奴人非常淡定地走到了德聶斯特河上游,找個水淺的地方,慢騰騰地過了河,很瀟灑地出現在西哥特人後方。
羅馬篇 十三(2)
被抄了後路還能有好果子吃嗎?西哥特人一邊跑一邊哭:“耍賴!俺們都是蠻族,最重要的就是幹仗實誠,你們這樣耍詐,把蠻族的名聲都搞壞了,不跟你們玩了!”
日耳曼人在歐洲是鬼見愁,所有人聞名變色,見到匈奴人後,日耳曼人不得不承認,對方才是真正的野獸加蠻夷。西哥特人向西敗逃,一直到了多瑙河畔。阿蘭人被打到東哥特避難,東哥特人被打到西哥特避難,現在西哥特自身難保,他們去哪裡避難?
西哥特人眼下知道,在歐洲一般人已經不是匈奴人的對手了,還有哪裡安全呢?歐洲這不還有個老大——羅馬帝國嘛。
這是公元376年,羅馬雖然是有點沒落,但是GDP基本靠搶這個事還是不變的,這近20萬的西哥特難民對羅馬來說,就是一支未來的羅馬軍隊,當然是歡迎他們進入啊。
都知道羅馬人道德水準一般,趁火打劫這個事就是他家發明的,眼下西哥特人衣食無著,只求活命,羅馬人當然不客氣,任意對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徵收苛捐雜稅,以至於西哥特人必須將自己的孩子賣為奴隸以維持艱難的生計。當時的羅馬市場上,一個哥特人將自己的孩子賣給羅馬人為奴,可以收穫的報酬是:一隻狗的狗糧!
西哥特人到底還是日耳曼人,國破家亡,血性仍在!不久,西哥特人爆發了起義,按歷史學家的說法,“西哥特人結束了自己的饑荒,也結束了羅馬人的安全!”
哪裡有造反,哪裡就有*。公元378年,在西羅馬皇帝瓦倫提安一世爆血管死掉後不久,東部羅馬的皇帝瓦倫斯預備禦駕親征出手平亂。羅馬大軍35 000名重甲精銳迎戰大約10萬西哥特人和阿蘭人的聯軍。這次戰役歷史上叫做“哈德良堡戰役”,被認為是羅馬帝國衰亡的界點,因為輸得太難看了。羅馬軍團損失2/3,瓦倫斯皇帝在一間木屋藏身,蠻族做事果斷,也不說活捉羅馬皇帝跟羅馬談判啥的,直接一把火將瓦倫斯和木屋燒成灰,將灰還撒在戰場上!
瓦倫提安一世的兄弟倆前後腳死掉,兩邊的皇帝都有新人。在西羅馬,本來應該是太子爺格拉提安登基,可瓦倫提安一世手下的將士們擁戴二王子瓦倫提安二世,所以只好把西羅馬分了,兄弟倆一人一半,都是皇帝;東羅馬安靜多了,西羅馬的大皇帝格拉提安任命了一個地方軍事長官狄奧多西成為東部羅馬的皇帝,於是,眼下的羅馬是三個皇帝!
一個國家好幾個皇帝是個很折磨人的問題,不僅老楊寫這些亂事寫得很眩暈,同志們讀起來也混亂,所以,看到有個稍有能力的羅馬皇帝冒出來,我們就期盼著,他能趕緊把羅馬統一了。
東羅馬的狄奧多西皇帝被我們賦予很大的希望,且不說他的能力多強,單看西羅馬的一片混亂就知道他有機會。
西羅馬帝國兄弟倆分家共治,這個局面相當不和諧,尤其是弟弟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