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啟明(第2/4 頁)
側是狹窄的走廊,牆上是筆跡不一、疏密錯落的文字。有黃衫弟子沿著走廊緩步而行,細細看著一幅幅墨寶。
院落盡頭,是又一道大門,門口立著一座白玉石碑,右邊抬頭是「啟明規訓」,接著便是密密麻麻的金色小字。
上方一道牌匾:道法自然。左右掛著對聯,右邊是「天地萬物,以無為本」,左邊是「紅塵百態,作假成真」。
繞過石碑來到門後,就能看見石碑背面也刻有字。有白衣弟子端坐在蒲團上,專心致志地看著碑文,對外界風吹葉落、人來人往都毫無所動。
這是在做什麼?
「他們在悟道。」
她猛地回過頭。
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條幽寂蜿蜒的小路。有青竹蕭蕭,野花岩石,青石板的縫隙裡有幾粒野草的種子發了芽。
和她說話的是道路中間的一名青年。他披散長發,身著霧灰色道袍,披一件鶴氅,正坐在青石板路中間,支著小火爐煮一壺茶。
「傳說啟明學堂的碑文是後山的老祖親手刻下的,人人便覺得其中必然蘊含了最深奧的道理,只要持之以恆地感悟,就能體悟大道。」
青年用羽扇扇著爐火;風送來陣陣茶香,裡面還有香料的味道。
「但事實上,那塊碑是老東西當年隨手撿回來的,只在開頭添了『啟明規訓』四個字,就堂而皇之地擺在那兒。你說,年年歲歲下來,那老東西坑了多少代弟子?」
他在清風和茶香中戲謔一笑,提起茶壺倒了兩碗茶。
這優雅從容的姿態和微笑,都令謝蘊昭感到了些許熟悉。
「您是師兄的師父嗎?」她問。
「是,也不是。」青年抬起眼,露出一雙淡青色的眼睛。這雙眼睛如此深邃,彷彿有無數奇異的符文在其中迴旋衍化,漸漸令人頭暈目眩,幾乎要迷失在無窮無盡的奧秘之中。
「阿昭,來。」他說,「師叔請你喝茶。」
謝蘊昭移開目光,走過去,在火爐另一邊坐好。其中一碗煎茶飄來她面前,清亮的茶湯散發著裊裊熱氣,表面晃動出一圈又一圈的漣漪。
她捧起茶碗,觸手卻是一片沁涼,甚至讓她打了個寒顫。
「師叔,冒昧問一下,我喝了會有什麼後果嗎?」她問。
青年啜了一口茶湯,語氣輕快地說:「自然是靈力爆體而亡。」
謝蘊昭嘴角抽抽:「謝謝師叔,那我還是不喝了。」
青年笑笑,忽然問:「你朝食吃了什麼?」
「炒豆芽和枸杞糖粥。」
「昨日呢?」
「酥油餅和豆漿。」
青年嘆氣道:「看來是日日都有餐食了。我本以為馮師弟不過頹喪片刻,不想二十年來,他越發執迷不悟。我等修仙,求的是長生和大道;不先舍了凡人慾念,還談何斬塵緣?」
謝蘊昭忍不住說:「如果修仙就不能吃飯,那我寧願不修仙。而且,師叔您不是也舍不下這碗茶麼?」
「果真如此嗎?」青年淡淡道,「你且再仔細看看。」
她下意識低頭,卻見手中茶碗、面前火爐,全都化為青青竹葉,隨風四散而去。再一抬頭,那披髮鶴氅的青年也已然消失不見。
風中只餘下一句:「太上忘情,無舍無得。阿昭,你有天賦,但須走正道。」
吃飯哪裡不正了?謝蘊昭張口想說,卻忽然又一個激靈。
「……你就是謝蘊昭?」
她回過神。
方才的幽徑、竹林、岩石和野花全都不見了。她現在明明是站在一處院落中,面前是十幾級灰巖臺階,臺階上站了個神色陰冷的白衣弟子,身後是一棟二層高的木石建築。
那是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