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5 頁)
的時候,3oo子彈也僅需一分鐘就打完,這還是戰場上點shè和掃shè相結合後的子彈消耗度。
這是工業大國才玩得起的機槍。
不過江渝有這個自信,中國四億人口,生產彈藥還是很簡單的。
搞出了m1加蘭德、mp3oo8衝鋒槍、mg3通用機槍,步兵裝備基本上達到了一個很豪華的程度。
接著江渝又從網上找到了火焰噴shè器的圖紙,火焰噴shè器是對付工事內的敵人最有效的武器。
當然火焰噴shè兵也是最短命的,平均戰場壽命只有十分鐘,因為敵人最恐懼的就是火焰噴shè兵。
接著江渝又把高shè機槍、高shè炮圖紙,主要用來防空的。
還有反戰車地雷、反戰車機槍、反戰車炮,則是計劃在rì後的戰爭中對付戰車用的。
這些裝備都不是太大型的裝備,因此技術難度並不高,要想研出來也很容易。但為了不提前把技術擴散出去,這些裝備就算研出來了,暫時也不會裝備部隊。
倒是rì本在侵華戰爭中所使用的擲彈筒還算不錯,算是江渝唯一能夠看得上的rì本裝備。
這些擲彈筒造價便宜,有效shè程在五百米,屬於微型迫擊炮,在有經驗的步兵手中,能夠對敵人造成不小的殺傷。
缺點就是太依賴於經驗,無法在全軍推廣,因此江渝只打算把擲彈筒作為士兵可選擇的一種武器,並不一定要求士兵學會使用這種裝備。
這些裝備要是都研製出來,用到二戰結束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除了這些裝備,就是重型裝備了。
如戰車、自走炮、飛機、軍艦等裝備。
這些裝備的圖紙江渝找了好幾天,接著打包送到淮安的軍用武器研究基地。
此時江渝在淮安建立了一個很大的軍用武器研究基地,涵括6軍、空軍,技術研究人員已經突破了一千人,而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為了製造出這些裝備,江渝又成立了許多個研究小組,人員的招募開始在歐美地區展開。
這年頭各國對科學家的活動管制並不重視,這給了江渝機會。
江渝大把的對這些技術人員灑鈔票,以吸引他們前來中國從事研究工作。
……
9月的天氣進入了一個十分炎熱的季節,西北國防軍開始6續開進西北地區,在華東各省,西北國防軍都在到處募兵。
同時開進西北的部隊,也開始在陝西、甘肅等地招募漢族士兵。
“一人入伍,全家光榮。”
“從軍入伍,保衛家國……”
這些橫幅在華東各省的大街小巷上刷了出來,就連各鎮各村都刷有這些標語,兩淮行政總署組織的各個地方宣傳隊都在十分賣力的進行宣傳。
對於要開赴西北農墾,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前途充滿未知,然而為了穿上一身威武的軍裝,許多年輕人還是毅然報名。
這次募兵相比之前復興軍的募兵要求降低了很多。
之前的復興軍募兵要求之高讓人咋舌,連相法都引入募兵環節,這次募兵的規模比較大,因此相法選兵雖然還存在,但卻沒那麼嚴格了,只要不是凶死之象就行。
第一期的募兵規模是三十萬,以1。5萬人為一個生產兵團,每一個生產兵團負責墾殖一片區域。也就說第一期將建立二十個生產兵團,將分佈在xīn ;jiang、甘肅、內蒙、外蒙等地。
其中甘肅河西走廊商品糧基地,以及xīn ;jiang產棉基地是重中之重。
生產兵團計程車兵每個月只有三塊銀元的軍餉,近似於義務兵役制,不過這年頭還真不好搞義務兵役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