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第2/2 頁)
所以,量子力學構造足以應
付這三種力的作用。
至於宇宙中最後一種力‐‐引力,就要依靠相對論來描述。愛因斯坦認為時
空是動態的,會受到物質的影響而彎曲。愛因斯坦方程式就是指明物質分佈和時
空曲率的關係。
到目前為止,物理現像基本上可以收納到上述兩種理論架構中。微觀粒子質
量小,可以忽略重力/ 曲率效應;巨觀物體則可以忽略量子效應。20世紀物理學
之所以能創造出這樣的繁榮局面,就是因為兩種理論能夠互補。但兩者之間也有
深刻的矛盾,簡略地講,廣義相對論違反了量子論的測不準原理(所謂上帝不擲
骰子)。所以,總得對兩者加以修正,使其成為一門統一的量子重力論。
目前最被看好的量子重力論就是弦論。它的基本假設是:一切基本粒子其實
都是一段類似弦的物體,它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開放的。弦有各種各樣的振
動模式,每一種模式代表一種粒子,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引力波的引力子
也是振動模式之一。進一步的數學推導可以證明,電磁力、強力、弱力都可以納
入弦論中。
近年來的發展顯示,它確實是一個沒有內在矛盾的量子重力論,這就是它熱
翻天的原因。但由於無法以實驗證實,弦論要想成功,就必須把宇宙的一切都算
出來。不過這裡有一些不大為公眾接受的地方,比如,它要求宇宙的時空維度必
須是10維,否則就有不可克服的數學矛盾,但多出來的6 個維度在哪裡?弦論還
沒有把這一點講得讓人信服。
到底弦論能否成為物理學的&ldo;最終理論&rdo;,我們只有拭目以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