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楊深道:&ldo;這個……張將軍,到底出了什麼事?為什麼攔住我,不讓我見大將軍?&rdo;
梅應春忙道:&ldo;不敢相瞞楊將軍,高大將軍昨夜在藥師殿遇害了。&rdo;楊深神魂震驚,顫聲道:&ldo;什麼?&rdo;拔腳便往裡面衝去。
梅應春急忙挺身攔住,道:&ldo;楊將軍且慢,事關重大,有幾句話得先問清楚。&rdo;
楊深大怒,道:&ldo;你們再三阻撓,不讓我見大將軍,又說大將軍昨夜遇害,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到底想做什麼?&rdo;
他是武將,遭逢變故,便本能地去撫刀。一旁兵士見他有動武的意思,&ldo;嘩&rdo;地一聲拔出兵器,一齊圍了上來。梅應春到底還是個書生,嚇了一跳,連退幾步。
張珏忙揮手斥退兵士,勸道:&ldo;楊將軍暫請息怒。這位是梅應春梅舉子,人稱梅秀才,這位則是合州州學劉霖劉教授。他們二位是我請來幫忙調查案子的,請楊將軍聽完梅秀才後面的話,再進去不遲。&rdo;
楊深勉強放開了握刀的手。梅應春這才道:&ldo;楊將軍,人死不能復生,請你節哀順便。目下最要緊的,是追捕殺害高大將軍的兇手小敏。張將軍將你先行攔下,問高大將軍深夜來找小敏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弄清小敏為什麼要殺害高大將軍。&rdo;
楊深一驚道:&ldo;什麼,小敏殺了大將軍?不,絕對不可能。&rdo;
這回答倒也不十分出人意料,梅應春謊稱小敏就是殺人兇手,本來就是與張珏事先定下的計策,想試探楊深的態度‐‐料想高言堂堂大理國大將軍,又曾被指證為奸細主使,卻依然不避嫌疑,深夜尋來藥師殿,必不是為了賭氣質問小敏這麼簡單,也許二人有更複雜的關係。
梅應春忙問道:&ldo;為什麼小敏不可能是殺人兇手?&rdo;楊深道:&ldo;請二位先讓我見一下高大將軍的屍首。&rdo;
張珏見他憂心如焚,心想不讓他見高言屍首確實不合情理,便親自引他進來偏殿若冰住處。
除了若冰被抬去廂房外,現場並沒有動過,高言依舊躺在原處,短刀也還插在胸口。楊深一見,上前跪下,慟哭起來。哭了幾聲後,便伸手用力拔出兇器,恨聲道:&ldo;楊深在此立誓,要為大將軍復仇,不殺死兇手,絕不返回大理。&rdo;取出汗巾,將血刀包了,收入懷中。不待旁人催問,便主動起身跟著張珏出來庭院中。又道:&ldo;而今大將軍已死,我願意將所知如實相告,好助張將軍緝拿真兇。但張將軍要先答應我一件事,不能因昨晚之事處罰那兩名兵士。&rdo;
張珏猜想那兩名部下昨夜必然有違抗軍令軍規之舉,躊躇道:&ldo;這個……&rdo;梅應春急於知道究竟,忙道:&ldo;張將軍,兩相權衡,取其重者。&rdo;
張珏見劉霖亦是持相同態度,遂點頭應允。楊深這才講述了經過‐‐原來昨晚離開上天梯後,高言一行為蘆管聲所吸引,先行趕來護國寺釣魚臺。至於高言何以對那支蘆管樂曲如此緊張,楊深也不大清楚,大概是絕少在中原聽到大理鄉音的緣故。高言看到吹奏者是名年青男子後,極是失望,只上前搭了幾句話,便引著諸人走開了,但卻不願意就此回寅賓館。他悄悄告訴楊深,稱他認得小敏,起初只是覺得她眼熟,等到離開上天梯時,他驀然想起了她是誰。
楊深聽了,當然極為震動,忙問道:&ldo;難道她真的是張亦凡將軍的女兒,是張將軍派她來的?&rdo;高言道:&ldo;當然不是。那小敏並不姓張,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