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3 頁)
大理地處西南邊陲,楊深居然也聽過宋慈的大名,道:&ldo;啊,我知道宋相公,當年本國二皇子段智祥在福建遊玩,曾因為一顆蠲忿犀而被誣陷為殺人兇手,全靠宋慈宋相公為他洗清了嫌疑。&rdo;又重新上下打量了劉霖一番,狐疑道:&ldo;劉教授這般斯文模樣,居然是宋相公的弟子嗎?&rdo;
劉霖道:&ldo;算不上弟子,只是幫宋相公整理過一些卷宗。&rdo;他接過短刀,舉起來看了一遍,問道:&ldo;這刀可有旁人碰過?&rdo;楊深道:&ldo;沒有,我剛拔出來後就用手帕包起來了。&rdo;
劉霖道:&ldo;那麼這裡面有一處疑點‐‐將軍請看,這柄短刀設計巧妙,鐶首有波浪刻紋,兼有導槽的作用。這上面、還有刀柄上都染了鮮血。&rdo;
楊深道:&ldo;不錯。應該是這賊子用力將短刀刺進了高大將軍胸口,鮮血湧出,漫過鐶首,流到賊子手上,隨即染紅了刀柄。&rdo;
劉霖道:&ldo;那麼這就有矛盾之處了。楊將軍請看高睿衣衫上的血跡,在這裡……這幾道血跡,沒有一點呈現圓形形狀,也就是說,不是殺人時受害者鮮血噴濺上的。這是明顯的拂擦痕跡……&rdo;
楊深道:&ldo;這賊子用的兇器是大將軍的短刀,我大理短刀雖薄如紙張,卻是吹毛立斷,因為刀快,大將軍又穿著袷衣,血沒有噴出,也不足為奇。這幾道血跡,是賊子殺人手上染了血,順手舉起來往衣衫上擦拭留下的,正是他殺人鐵證。&rdo;
劉霖道:&ldo;這正是我將要談到的第二點矛盾之處。&rdo;令高睿轉過身去,伸開右手手掌,道:&ldo;高睿手上血跡全在掌心。試問血漫過鐶首時,最先染到的地方應該是哪裡呢?當然是虎口,然後才是手掌和指縫,但他的虎口卻很乾淨。如果是他事後洗了手,為什麼不連掌心血跡一起洗掉呢?
所以我認為,高睿稱他沒有殺人,手上的血是他自己的,這是大實話!
他不是兇手!&rdo;
這一番解釋峰迴路轉,令人意外之極。眾人發出一陣驚奇之聲,然仔細觀察高睿身上物證,確實只有劉霖的說法才完全合情合理。
劉霖又道:&ldo;之前高睿被認為是兇手,全然是因為他身上有血證,既然這點已被推翻,那麼他也不能再算是兇手,只能算是疑兇。既是有一個&l;疑&r;字,就不能立即定罪,更不能當場處刑。&rdo;
楊深自然難以置信,可反反覆覆檢視高睿右手,的確只有掌心有血跡,還殘留有灰土沫,應該是在土牆或是什麼地方劃傷的。一時無話,又不願意立即承認劉霖是對的,只能尷尬地站在那裡。隔了半晌,才勉強道:&ldo;如果高睿不是兇手,又沒有別人進出,那麼真兇去了哪裡?高睿又如何會在這裡出現?還有,張將軍明明知道高睿是蒙古人,還任其到處行走,這難道不可疑嗎?&rdo;他雖然仍是憤憤不平,不停地質問,但顯然內心已開始動搖,不再死死盯著高睿。
劉霖道:&ldo;之前我已經解釋過,是我囑託張珏不要說出高睿身份的。
當然也是為了旁人著想,至於旁人領不領情,那不干我的事。&rdo;他口中的旁人,自然是指興戎司統帥王堅了。王堅只微微一笑,也不計較。
劉霖又道:&ldo;高公子,我雖只證明這血是你自己的,但我已基本可以肯定不是你殺人。目下你只要說清楚你是怎麼進來藥師殿的,便可以完全洗清嫌疑。而且你昨晚在藥師殿中,一定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是重要證人。一旦證明瞭你的清白,楊深將軍會最先奉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