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們曾經“同病相憐”,不是嗎?(第1/1 頁)
誰又能記得起來,那一年,一個15歲的小女孩,獨自坐在古老的祠堂石階上,心中充滿了對姐姐的思念與牽掛。
月光被厚重的雲層遮擋,夜色如同一張深不見底的黑色幕布,籠罩在她那孤獨的身影之上。
小女孩凝望著前方那一片漆黑,心中默默地念叨著姐姐的歸來,她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裡顯得格外微弱,卻又充滿了堅定與期待。
在這個被時間遺忘的角落裡,小女孩覺得自己彷彿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天使”。
她曾記得,自己出生時也曾帶著光芒,那是父母眼中無盡的疼愛和希望。
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她逐漸發現這個世間的濁氣已經慢慢侵蝕了她的內心,讓她的光芒逐漸消散。她的生命裡充滿了無盡的黑暗,讓她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到迷茫和無助。
那個時候,小女孩經常躲在媽媽的懷抱裡,尋找一絲絲溫暖與安慰。
她輕輕地問媽媽:“媽媽,姐姐太可憐了,她媽媽不在了。我們能不能讓她到家裡睡呢?她一個人睡,會害怕的。”
然而,媽媽總是輕輕地拍打著她的後背,語氣中帶著無奈和冷漠:“趕緊睡覺,姐姐的事,我們也管不了。”
“她還有爸爸在,她爸爸會管她的。再說了,她的親生父母也在世,大不了,她可以回她親生父母家裡去啊!”
媽媽的話讓小女孩感到心痛和無助。她明白,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一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和呵護。
她的姐姐,一個身世複雜的同齡人,雖然與她有著相似的經歷,但卻無法享受同樣的家庭溫暖。她們雖然同病相憐,但生活的殘酷卻讓她們無法相互扶持,共同面對困境。
每當夜深人靜時,小女孩總會想起姐姐那雙充滿憂傷的眼睛。
她想象著姐姐一個人孤單地躺在冰冷的床上,無助地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你說,我們同病相憐嗎?”我看著剛跑進來的微信資訊,自言自語道,“姐姐,我們或許同病相憐,但是這不是我們分道揚鑣的真正原因。你可知道?”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細細地品嚐著手中的一杯茶水,“果然苦盡甘來。”
小時候,我總:()我們都在各自的世界裡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