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西夏滅國(第1/2 頁)
太祖皇帝疑心極重,怕自己所作所為被後人仿照,也來個黃袍加身,奪走了趙氏天下。因而制定了諸多限制武臣權力的政策。其中之一,發生戰事朝廷派遣文臣代替武臣統軍作戰,武將不可擅自統軍。雖然有效限制了武臣叛亂,但讓文臣統軍作戰與讓武臣做文章有什麼差別,不正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懂得作戰的武臣無決策權,讓不會作戰的文臣掌控大軍勝負,將士生死,能有什麼好結果?也是守內虛外的政策所致,反正用兵多是對外,打不過便打不過,輸了就輸了,無所謂。只要於內避免了武臣反叛就達到目的了。如果太祖皇帝知道,後世要面臨如此多的強敵,頻受屈辱,家國淪喪,還會不會這般堅定?我想仍是會的。就如同太祖遺訓後世子孫不許殺士大夫,為什麼他自己要殺,還殺了不少,殺了必棄市。太宗皇帝也殺,一直到了仁宗皇帝才不殺了。仁宗之後的皇帝仍然在殺,不過極少極少,能不殺則不殺。但有宋以來,防備武臣的政策從未改變過。國家危急,依靠武臣浴血保國。國家安定了,兔死狗烹。這樣嚴重的重文抑武直接導致了國家整體的軟弱。 的確,沒法否認,大宋是不幸的,生在了北方遊牧民族崛起的時代。鐵木真的蒙古鐵蹄所向披靡,踏遍了目之所及的整個天下,改變了世界的格局。歐洲人將蒙古人稱為第二次上帝之鞭。上次上帝之鞭是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的大軍擊穿了東西羅馬帝國,間接導致了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啟了歐洲近千年的黑暗中世紀。可匈奴是大漢的手下敗將,幾乎一敗塗地。大漢與大宋面對的局勢何其相似,竟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路途。人們說起大漢,稱為強漢。說起大宋,稱為弱宋。如果真的是弱宋,為何能面對蒙古大軍,獨自抵擋了四十多年?最終天命難改,君臣跳海,寧死不屈。因為漢人的骨氣不會因一時的失敗徹底消失,刻在基因裡的東西,世代相傳,不會改變。就如同一個人睡著了,總會醒來。要是有個人能及時喚醒了沉睡的大宋王朝,哪裡輪得上蒙古人肆無忌憚?他們會與當年的匈奴人一樣,被迫進行民族大遷徙,遠離華夏。不敢輕視了那片土地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 趙盞希望能叫醒了沉睡的大宋王朝。他執政後,完全改變了以前的國家政策。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上書言事人肯定不能殺,士大夫犯了死罪憑什麼不殺?尤其貪腐,最不能容情。自古應對貪腐問題,高薪養廉和嚴刑酷法。兩種方式缺一不可,要一同開展。如果像明朝官員那樣的低薪俸,養家餬口尚且困難,貪了可以理解。朱元璋在那種情況下,依然要動用酷刑,殺貪官,甚至剝皮揎草,實在有些過了。大宋官員薪俸極高,足以養得起妻兒老小,過上富足的生活。這種情況下,還貪,算是什麼東西?不殺留著幹什麼?大宋和大明相比,又成了兩個極端。大宋只高薪養廉,卻不用嚴刑酷法。大明用嚴刑酷法,卻不採取高薪養廉。大宋的吏治好於大明,不是因為大宋官員的素質高,大明官員的素質低。大宋的官員不愁吃喝,有心思看重名聲,不去貪腐。大明的官員連飯都吃不飽,家都養不起,還看重什麼名聲?名聲能當飯吃嗎?所以,和素質高低關係不大,與人的本性才有直接關係。何況大明經常用各種物產代替薪俸發放,著名的胡椒蘇木,歐洲貴族求而不得,在大明卻堆滿了倉庫,根本不值錢。大明拖欠官員的薪俸,拖欠軍隊的薪俸,無錢養家,不想點別的路子怎麼活?誰能餓著肚子為國謀事,為國征戰?官員是國家的手腳,控制手腳不能做惡事,也當給手腳一些養分,讓他們有力氣幹活。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趙盞從未想過降低官員待遇,薪俸按照標準逐年增長,各種補貼從來不少。但是,如果官員貪腐,定要從嚴懲處。高薪不能養廉,就讓律法給個了斷。朝廷還大幅提升了將士的待遇,軍餉從不拖欠,保證將士吃喝不愁。將士傷亡,有高額撫卹,妻子父母有國家政策供養,無後顧之憂。軍中賞罰升遷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