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豐折臂翁的故事(第1/2 頁)
在新豐的一個小村莊裡,生活著一位八十八歲高齡的老翁。他的頭髮、鬍鬚和眉毛都已變得雪白如銀,歲月的痕跡深深地刻印在他那飽經滄桑的臉龐之上。這位老翁名叫李伯,他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無數的坎坷與磨難。
李伯有個玄孫叫小李,是個心地善良且十分孝順的孩子。某天,小李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李伯來到村裡的小店裡。李伯的左臂無力地下垂著,彷彿失去了生命力一般;而右臂則呈現出一種怪異的彎曲角度,讓人看了不禁心生憐憫之情。村民們見到李伯這副模樣,都按捺不住內心的好奇,紛紛圍攏過來。
人群中有人好奇地開口問道:“李伯啊,您的右臂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是不是受傷了呀?”李伯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地回答道:“這右臂啊,已經摺斷很多年咯。”眾人聽後越發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追問起他斷臂的緣由以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李伯深吸一口氣,開始緩緩講述屬於他自己的那段傳奇故事……
他感慨地說道:“我出生於一個風調雨順、天下太平的美好時代,那時的新豐縣宛如世外桃源一般,遠離戰亂紛擾,百姓們安居樂業,享受著寧靜祥和的生活。”
自幼起,他便對梨園中的歌舞之聲情有獨鍾,沉浸其中無法自拔,而對於戰爭與兵器,則是一竅不通。
可惜好景不長,時至天寶年間,朝廷為開疆拓土,下令大規模徵兵入伍。按照當時的規定,每戶人家若有三名男丁,便需徵召一人從軍。李伯不幸成為兵部牒文中所點之人,被迫應徵前往雲南。
臨行之際,整個村莊都被一股沉重的悲傷氛圍所籠罩。兒郎告別父母雙親,丈夫辭別妻子,離別的淚水如決堤般湧出,哭聲迴盪在每一個角落。李伯的內心同樣充斥著對家人深深的眷戀以及對未知前程的恐懼。他清楚地意識到,此番遠走他鄉或許便是與家人的永別。
在那彷彿無窮無盡的征途之中,李伯與其他士兵一同歷經了數不清的困苦艱險。他們穿梭於茂密的叢林之間,奮力攀登陡峭險峻的山峰,跨越水流湍急的江河。每邁出一步,都伴隨著無盡的危機,但他們從未心生畏懼、退縮不前。
當聽聞前方不遠處便是雲南的瀘水之時,眾人內心更是被深深的恐懼所籠罩。傳說中,每當瀘水河畔的花椒花凋零之際,瘴氣便會四處瀰漫開來。無數英勇無畏計程車兵皆在此處命喪黃泉。一想到自己極有可能客死他鄉,李伯的內心就猶如刀絞般痛苦難耐。
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李伯躺在帳篷內,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默默地思索著自身的命運,最終下定決心付諸行動。他悄悄尋來一塊碩大沉重的石頭,使出渾身解數狠狠地敲打自己的右臂,直至其骨折。儘管劇痛難忍,但他心中僅存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我一定要回到家鄉!
由於斷臂,李伯再也無法張弓揮旗,他被遣返回家。曾經的英勇戰士,如今卻只能黯然離場。然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李伯並沒有絲毫怨言。儘管身體殘疾,但他堅信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經過漫長的歸鄉之旅,李伯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鄉。那熟悉的山水、親切的鄉音,讓他熱淚盈眶。與家人團聚的那一刻,所有的艱辛都化為烏有。他深知,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功名利祿,而在於與親人共度的平凡時光。
時光荏苒,轉眼間六十年過去了。歲月的滄桑在李伯臉上留下深深淺淺的印記,而斷臂帶來的傷痛更是如影隨形。每逢風雨交加、陰寒徹骨的夜晚,斷臂處便會傳來陣陣劇痛,折磨得他徹夜難眠。然而,即使如此,李伯也從未後悔過當初的決定。因為對他來說,能夠活著回到家鄉,與親人相伴,已是最大的幸福。
李伯的故事如同一股清風,傳遍了整個村莊。人們對這位堅毅勇敢的老人充滿了敬佩之情,同時也為他的遭遇深感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