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春秋晉國和三國晉朝有什麼關係 > 第254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3)

第254章 郤氏家族的覆亡(3)(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穿越海賊成為赤犬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人在海賊,這個海軍不太正義!高衙內的恣意人生阿斗: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穿越古代之將門崛起秦朝歷險記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綜漫:逍遙客

在繼續講郤氏家族被滅族經過前,必須講一個插曲。

前面我們講到了,郤犨說因伯宗一事,導致朝中不少大臣怨恨郤氏家族,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伯宗是晉國一著名大夫,以敏而善辯著稱。

早在公元前594年,楚軍討伐宋國,將宋國都城商丘團團圍住。宋國緊急向晉國求助,當時晉國國君晉景公以及許多大臣有意救宋。

大夫伯宗卻認為夫,此時晉國不宜與強楚直接對抗。當時晉國剛剛在泌地之戰中被楚國打敗,故伯宗認為“天方授楚,未可與爭”。

這個故事我們前面講了,伯宗因此還發明瞭一個鞭長莫及的成語。

最後晉景公採納了伯宗的意見,決定不去救宋。

後來,晉景公想要出兵討伐赤狄,當時朝中許多大臣認為晉軍新敗,楚國強悍,如果此時再去惹赤狄,勢必引來更大的麻煩。

但伯宗力排眾議,認為楚國的目標並不在滅亡晉國,而是爭取中原霸主地位。晉國不如在對楚示弱的同時,加緊消除來自赤狄的威脅。

伯宗一番高論最終令晉景公下定決心,讓中軍將荀林父率軍討伐赤狄並獲得大勝,提振了晉軍將士信心。

正因為伯宗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遠見,所以深得晉景公信任。

公元前586年,梁山發生地震,當時震級非常大,史料記載是梁山崩塌,淤塞黃河。

這是在晉國發生的地震,而古時,人們對於地震火山之類的自然災難非常重視。

晉景公非常擔心,他當即便下令召見伯宗,尋求對策。

史料記載,晉景公派出傳驛專用的輕快傳車,急招伯宗入絳都商議。

伯宗快馬加鞭往絳都趕,結果在路上與一輛滿載貨物的重車相遇。由於道路狹小,沒法透過,必須要另一車掉頭轉向以讓道。

但當時兩車互不相讓,那就都堵在路上了。

伯宗很生氣,畢竟自己是晉國大夫,國君有要事召見,你一輛普通老百姓的車居然敢不避讓?

他怒斥重車車伕道:“還不讓開!?本官有要事!耽誤了國君大事,你擔待得起嗎?”

但沒想到那個重車車伕卻道:“小民不敢。但大夫你看,這一路上,您遇到了多少與小人類似的車?很多吧?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您不巧遇上了交通擁堵問題。與其在與人搶道中浪費時間,您不如另尋快道。

哪怕,小民現在讓道於您,但您看看後面的呢?哪怕大家都讓道於您,但您寶貴的時間不是流失了?故小民認為,大夫您掉頭轉向另走他路方為上策。”

伯宗大吃一驚,這車伕講得有道理啊,自己的傳車輕巧,對方的是重車,調頭轉彎都難。

況且,一個普通老百姓居然能夠對著自己這樣的高官大夫不卑不亢,還非常理智地提醒自己如何才能儘快趕到都城,這是一位高人吶。

於是,伯宗向車伕深施一禮,道:“承蒙教誨,在下有禮了。對了,請問您是哪兒人氏?”

車伕忙還禮道:“報告大夫,小民就是絳都人。”

伯宗又問:“那現在絳都什麼情況啊?”

車伕說:“梁山崩塌,聽說國君召賢大夫伯宗回去商議對策。”

伯宗聽車伕提到了自己,更來了興趣。他又問道:“那你認為伯宗大夫應該怎麼建議國君呢?”

車伕哈哈一笑道:“山有腐朽,所以崩塌,這是自然現象。伯宗大夫哪需要提出什麼好建議啊?

一切都是有法度的,如山崩河竭一旦發生,那國君就得依禮依法離開寢宮,赴太廟祭祀。

此外,國君應節約用度,輕車減從,救濟百姓,撤除樂器,取消用兵。

目錄
全網黑後,我在道觀上班摸魚江花玉面人在流金:神豪從截胡蔣南孫開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