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玖荷還有一句話沒說,便被陶行打斷了,&ldo;我知道,可是這是殿試的文章,不論排名如何,這些可都是同進士做的文章,看看……也是沒有壞處的吧?&rdo;
&ldo;縣試,府試,院試,接下來是鄉試、會試,之後才能殿試。&rdo;玖荷將整個科舉數了一遍,道,&ldo;我問一句,如果一切順利,少爺什麼時候能參加殿試?&rdo;
陶行皺了皺眉頭,&ldo;明年縣試的時候我還在孝裡,最快也要後年才能縣試,下來是府試……院試三年兩次……&rdo;陶行伸著指頭數,再開口已經客氣了許多,&ldo;得六年。&rdo;
玖荷點了點頭,&ldo;那就是兩屆了。&rdo;
陶行嗯了一聲,玖荷又問:&ldo;殿試考什麼?&rdo;
陶行比方才認真許多,他已經明白能從玖荷這裡知道祖母是什麼想的了,便鄭重其事回答道:&ldo;考策問,考治國理政,由陛下親自出題。&rdo;
玖荷再次點頭,道:&ldo;陛下今年十三歲,現如今還是太后垂簾聽政,同幾位顧命大臣一起理政。我猜……&rdo;玖荷想起上輩子太后不甘心放手搞出來的爛攤子,道:&ldo;這兩次的考卷多半是考孝道。&rdo;
陶行方才已經翻了兩張卷子,現如今看著玖荷已經驚訝的說不出話來了。
玖荷給他倒了水,又給手爐裡頭換了新碳,用若無其事的語氣暗示道:&ldo;不管是主持鄉試的學政,還是主持會試的欽察大臣,這麼些年,可從來沒有人當過兩屆考官的。&rdo;
陶行剛想反駁殿試不一樣,殿試從來都是陛下出題的,可是忽然想起來太后垂簾聽政這事兒來,六年之後輪到他科考之時,陛下已經年滿十九歲,無論如何都該親政了,那個時候肯定不會再考孝道了。
陶行嘴緊緊的抿在了一起,果真是三個理由:時機、內容,還有出題的人。他忽又站起身來沖玖荷深深的鞠了一躬。
&ldo;若不是你給我答疑解惑,我怕是要誤會祖母了。&rdo;
玖荷看見他面上嚴肅的表情竟然跟陶大人有了幾分相似,當下閃了身子沒受他的禮,道:&ldo;我不過是個丫鬟。&rdo;
陶行也沒強求,只是道謝兩聲越發堅定的讀書了。
玖荷收拾了東西出來,回到後院不由得又看了看小姐的屋子。
少爺雖然是個軟耳根子,卻能明辨是非,也聽得進去話,可是這小姐……
第22章 022
齊家老太君給小姐送的素銀的首飾,玖荷不過掃了一眼,可是就這一眼,便看出來這首飾精美至極,連花蕊上頭的紋路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別說這平興鎮了,就連京城……上輩子玖荷一直在官宦人家當丫鬟,這等精美的首飾也是沒見過幾樣的。
所以那老伯口中所說齊家老太君專門給她找的,還一點沒騙人。
但是這等東西對小姐來說……著實沒有什麼用途,除了像跟刺兒一樣紮在那裡,挑撥離間。
素銀的首飾是守孝的時候戴的不假,可是正兒八經的一年孝期,是不能戴首飾的,換句話說,這等首飾除非遇見不得不出席的重大場合,是完全沒有機會出場的。
而且這重大場合是什麼?出了皇后宣召,太后召見等等,再沒什麼能稱得上是重大了。
齊家老太君送這等東西過來,除了讓小姐羨慕京城國公府的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