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鄭家弘遠(第1/2 頁)
小光仔坐在孫伯民的懷裡乖巧地吃著糖,這小子樣子長得像孫山,性子卻像德哥兒,活潑好動且愛吃。
有吃就有娘,有吃就跟你走。之所以那麼盼著孫山來,完全看上孫山每次都給他帶糖果,小子記性可強了,孫山一來,就看準兜裡。
孫伯民摸了摸外孫的小額頭,覺得外孫怎麼看怎麼歡喜,只可惜是外孫,不是孫子。
對著穀雨說:“你二妹的婚期定了,這次過來通知你的。”
穀雨聽到立夏的婚期定了,心裡也開心,笑著說:“阿爹,二妹也該時候出嫁了,留在家裡,別人可說閒話了。”
孫山有點無語,嫁不嫁,竟然是別人定的。男方沒意見,女方沒意見,結果路人有意見,頗像網友有意見一樣,弄得雙方不得不按照網友的意見走。
自從大姐加入夏家,孫山又在縣城讀書,家裡的花草種植全靠二姐立夏,小滿和寒露對種花沒什麼天賦,只會幹苦力活。
所以立夏挑起了擔子。
立夏想著家裡的花草還未培養接班人,所以不想那麼快嫁,婚事拖了一年了,拖到現在再不嫁,恐怕又被三姑六婆造謠了。
說起立夏的婚事,說難也不算難,說易又不算易。
大姐穀雨未嫁的時候,孫伯民和蘇氏就著急替立夏找了,左挑右挑,沒有一個比夏家好的,弄得兩夫妻灰頭土臉的。
後來穀雨出嫁了,孫伯民和蘇氏更加著急了,穀雨已經16歲了,再不定下來就要變成老姑娘了。
於是孫伯民和蘇氏發動所有親朋好友,逮到人就叫別人留意,弄得別人還以為立夏有什麼問題。
後來黃氏看不過眼了,說了幾句,兩夫妻才消停。
說消停,實際又不消停,由明面地轉進暗地裡,讓媒婆給留意。
孫山雖然離開鄭氏學堂到洪氏學堂求學,但孫家過年過節還會往鄭童生家裡送年禮的。
孫伯民有意跟鄭童生聊起孫山的學習情況,無意中聊起二女兒的親事。
這不,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鄭童生覺得是孫家有意透露跟鄭家聯姻。
都跟你聊女兒的婚事了,總有點特別的含義吧。
鄭童生和老妻商量一番。
宋氏點了點頭說:“伯民家的二閨女,雖然長得瘦瘦弱弱的,但幹活卻很利索,上次他們家嫁大閨女,請我去做五福貴人,看到二閨女忙忙碌碌,幹活非常勤快,性子嘛,偏於活潑,倒不像大閨女那麼文靜。”
鄭童生想了一下說:“性子活潑好一點,咱們的大孫子弘遠性子內向,不愛說話,問十句答一句,哎,也不知道像誰,悶葫蘆一個。”
頓了頓繼續說:“我看就給他找個性子開朗的,話多的。千萬不能找跟他一樣性子的,我可不想大孫子一家話都蹦不出一句。”
宋氏看著大孫子長大,也弄不懂他的嘴巴為什麼像被針縫了線一樣,說不出話來,只知道埋頭幹活。
要不是“金榜題名”書店的掌櫃是大兒,大孫子根本沒有請他做工呢。
想了一會兒說:“孫家的閨女聽說都識字的,我看不錯。”
大孫子也識字,給他找個識字的姑娘,算對得起他的了。
這些年鄭大郎夫妻也為大兒子的婚事煩惱。
鄭弘遠像根木頭一樣,性子非常固執,要找個識字的姑娘。
就這一條就把黃陽縣90%的閨女抹殺掉了,本來就是偏遠地區十八線的小縣城,男子都不一定識字,何況女子呢。
鄭大郎媳婦本來想從孃家的幾個侄女選一個的,鄭弘遠這條擇偶標準,直接讓侄女們下線。
鄭大郎媳婦一度懷疑自個的悶頭大兒子之所以提出這個條件,完全是為了不娶自家侄女,因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