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2 頁)
張居正這個時候也不敢坐著的,連忙撩起蟒袍,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下,然後大聲地說道:「臣有罪,臣行事不妥,讓皇上和太后擔憂了,皇上,太后,請準臣還職歸鄉!」
看到這一幕,朱翊鈞連忙來到張居正的身邊,伸出雙手攙扶起張居正,言辭懇切地說道:「張師傅,大明需要你,朕需要你,你怎麼能在這個時候棄朕而去?」
說到這裡,朱翊鈞臉上流露出惱怒的神色:「張師傅,這件事情朕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幾番折騰之後,張居正出宮了,李太后也去了後宮,朱翊鈞則是回到了乾清宮。揉了揉有些發脹的額頭,朱翊鈞無奈的嘆氣:「演戲也是夠累的。」
三個人雖然言辭懇切,涕淚橫流的,可是朱翊鈞知道這裡面沒多少真的。
李太后哭給自己看,說白了是想留下張居正,可是不是真心哭,這個絕對有待商榷。至於張居正堅定辭官的態度,朱翊鈞要是相信就有鬼了。
至於自己,從頭到尾自己也沒流露什麼真感情。
透過慈寧宮這件事情,李太后表明了對張居正的支援,不會讓他這麼回家,自己則表明了會嚴懲劉臺他們,給張居正一個交代,這一波試探與安撫暫時算是完成了。
下一步就是實際行動了,朱翊鈞決定拖兩天,發酵一下在說。
又過了兩天,張居正又一次上了奏摺,這一次是乞恩疏和請罪摺子,兩份一起來的。朱翊鈞看了看就知道時機差不多了,該自己上場了,每個人都要扮演自己的角色,皇帝也不例外啊!
第二十七章 一波剛平
張居正第三次上了乞恩疏,震撼了整個大明的官場,這引起了無數人跟風上書,只不過他們的奏摺還沒遞上去,事情便出現了轉折,讓無數人驚掉了一地下巴。
七月初六,皇帝派遣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到內閣傳旨。
旨意的意思很簡單,張居正忠君愛國,乃是大明文臣典範,新政乃良政,張居正勤政愛民之心不可汙衊。聖旨的措辭非常的嚴厲,顯然皇帝震怒了。
同一天,皇帝責成司禮監下旨刑部大理寺錦衣衛,徹查劉臺傅應禎結黨營私案。
七月初八,劉臺下昭獄,皇帝親自下旨意,將劉臺罷官撤職,廷杖一百,發配邊疆。
短短兩天的時間,皇帝便以雷霆萬鈞之勢拿下了劉臺,同謀者十二人被下昭獄,一時間百官禁聲。張居正更是風頭無兩,張府車馬如流,每日拜訪之人直達街口。
七月初十,皇帝下聖旨褒獎張居正,皇帝親書「國之干城」賜予張居正。
七月十二,慈寧宮李太后賞賜張居正黃金百兩,白銀千兩,錦緞十匹,以張其功。
七月十五,張居正上書為劉臺求情,大明不以言獲罪,況且劉臺乃是張居正的學生,張居正請罷劉臺官職為民。帝不允,劉臺傅應禎結黨營私,削職為民,廷杖一百,發配邊疆。
剛剛鬧騰起來的反張勢力,剛冒泡就被打壓了下去,可謂雷厲風行。
無數人盛讚明君賢相,劉臺背師忘祖,不當人子。
八月初一,張居正重回內閣,清帳田地和一條鞭法改革快速的推行了下去,福建作為先行之地,率先事情。張居正改革,正式拉開了帷幕。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打了一個哈切,這幾天他有點累,不過結果看起來還不錯,自己想要做的都做到了。俞大猷進入勇士營和四衛營自後,裁汰老弱,整編訓練,進行的如火如荼。
學宮的學習的那些勛貴自己也被朱翊鈞送了進去,讓他們在俞大猷的手下打磨一下。
改革正式開始,朱翊鈞內廠的人早就去了福建,年初的時候就大肆安排人手,他們的任務之後一個,那就是探查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