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很多人為官,是為了權勢,是為了錢,正所謂千里當官只為財。徐階嚴嵩都是一時之選,他們做內閣首輔的時候做了什麼,張居正做內閣首輔的時候做了什麼。
一個人對國家的貢獻,不是看別人怎麼評價他,而是看他為這個國家做了什麼。
或許張居正的改革有很多的不足,可是他願意為這個國家去做,甚至為此不犧身,朱翊鈞就覺得自己應該支援他。再一次提起筆,朱翊鈞這一次寫了四個大字。
以身許國!
拿起這張紙,朱翊鈞遞給張鯨:「讓人做一塊牌匾,送去張府,等到張先生回江陵葬父的時候,讓錦衣衛抬著這塊匾走在前面,朕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張先生的功績。」
雖然如此說,可是朱翊鈞知道這塊匾額的作用有兩個。
一個是安慰張居正的心,另外一個是給張居正造勢。
在經歷了奪情事件之後,張居正的威望大跌,尤其是在張居正的鄉黨和學生全都彈劾他之後,對他的名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朱翊鈞要為張居正挽回這樣的頹勢,不然以後會更麻煩。
歷史上這一次張居正回鄉葬父,很是鋪張浪費,尤其是以戚繼光的火槍兵開道,以及那乘三十二人抬著的大轎子,成為了張居正最為人詬病的地方。
可是朱翊鈞現在明白,張居正回鄉葬父,絕對不只是回鄉葬父而已。
這是一次宣威之旅,只一次震懾之旅,在奪情之後,張居正聲名狼藉,他能拿得出手也就是權勢了,他能用來震懾天下的也就只剩下權勢了。
朱翊鈞要為張居正打造一次盛大的宣威之旅,要讓張居正徹底打掉那些人的小心思。
東林黨猖獗,自己的孫子天啟皇帝是怎麼做的,無限的抬高魏忠賢,甚至連九千歲都喊出來了,天啟皇帝難道一點都不知道?朱翊鈞不相信。
這就是那位木匠皇帝的縱容,他在位的時候,大明可沒什麼大問題。
山東平定了徐鴻儒的叛亂,遼東也算穩定,國家財政也算良好,可是崇禎皇帝殺了魏忠賢任用了東林黨之後呢?怎麼看張居正也比魏忠賢要強吧?
名義上的內閣首輔大學士,皇帝的老師,給點排場怎麼了。
「讓人準備一下,張先生回鄉葬父之前,朕要去張府,親自為張先生送行。」等到張鯨接過那張紙,朱翊鈞又補充了一句,反正都做了,那就索性做到底。
朱翊鈞相信自己的做法會讓張居正心裡面好受不少,雖然有收買人心之嫌,但是其實心裡面朱翊鈞也想給張居正一些補償,畢竟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阻力和危險都很大。
要知道作為皇帝,收買人心是基本技能,歷史上萬曆皇帝殺了張居正,其實是犯了大忌。
雖然張居正毛病很多,彈劾他的人也多,但是皇上給張居正蓋棺論定,對張家的瘋狂報復,也是讓人膽寒的。你對張居正都那個樣子,誰還敢為你辦事?
皇上要護著手下,就像嘉靖護著嚴嵩,天啟護著魏忠賢,乾隆護著和珅。
手下辦事那是為了你,哪怕是有些紕漏,那你也要護著他,不然其他人怎麼看?誰還會為你賣命?自己給張居正的越多,其他人才會越羨慕。
努力為皇帝辦事,那就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賞罰分明,賞賜可是在前面。
朱翊鈞說的淡然,可是張鯨還是嚇了一跳,皇爺要去張府?這可是大事件啊!可是他不敢反對,連忙說道:「皇爺,這件事情要和太后娘娘商量一下吧?」
第四十章 落幕
朱翊鈞聽了張鯨的話,笑了,看了一眼張鯨,朱翊鈞淡淡地說道:「好,那就你去吧!」
李太后會不會同意自己出宮去張家,這一點朱翊鈞相信她肯定會同意的,自己對張居正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