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路在何方(第1/2 頁)
當姜滔再次醒來,正逐漸接受多出來的記憶之際。
那個小女孩,也就是原來姜滔的妹妹,再次出現,見姜滔甦醒,她又一次喜形於色。
“大兄,你醒了,快,喝點水。”言罷,便給姜滔倒了水端來。
姜滔凝視著眼前這個十多歲的小女孩,感受到她深深的關切,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罷了,既然重生為你,那我就會替你好好照顧你的家人。”姜滔暗忖,決心接納這一切。
“我睡了多久?”姜滔向妹妹問道。
“大兄,你已睡了三日,真讓我擔心啊。”姜若見哥哥精神似有好轉,也甚是歡喜。
“姜峻呢?他在忙什麼?”見記憶中的弟弟一直未出現,姜滔不禁問道。
姜若聽到大哥問起二哥,心情瞬間低落,答道:“二兄這兩日先是忙於父親的喪事,然後上午在魚檔賣魚,下午則隨田伯去江上捕魚。人都瘦了一圈。”
聽了姜若的話,姜滔也是一怔。
在他接收的記憶中,這個未滿十六歲的弟弟,此前總是與朋友在外胡混,一心夢想成為一名任俠。
父親和自己見他年紀還小,再加上這年頭,做任俠是件被人津津樂道的事,也就未曾管他。
不想如今家中遭逢變故,弟弟似乎也在一夜之間長大了。
“父親已經下葬了嗎?”姜滔再次關心起自己“父親”的事,畢竟他已決定做好姜滔,這些事也該由他去處理了,自己身為長子,應當儘自己的責任。
“尚未,只是通知了親朋好友前來弔唁,大伯三叔他們也來幫忙,只是二兄說再等一下,若你能儘快醒來,也好讓大兄你見父親最後一面。”
提及父親,姜若再次淚水滿眶,低聲啜泣起來。
見到妹妹又開始哭泣,姜滔不知該如何安慰,只覺得十分窘迫。於是說道:“你扶我出去看看吧。”
姜若見哥哥要出門,擔憂地問:“可是你身上還有傷?”
“無妨,我慢點走,想出去透口氣。”姜若見哥哥如此堅持,也只好攙扶著哥哥,緩緩向屋外走去。
出了屋子,來到院中。
此時姜滔看清了院裡的情形,只見院落中掛著許多白幡,靈堂設在堂屋處。
姜滔緩緩走向靈堂。走到靈堂後,便見正屋中擺放著一口棺材。
姜滔慢慢蹲下,然後跪下磕了幾個頭。磕完頭,姜滔沒有急著起身,而是跪坐在一旁,開始思考自己目前的處境。
從記憶中得知,此時是光和七年三月,也就是甲子年。
今年二月初爆發了黃巾軍起義,一個叫張角的人領著他的兄弟和信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
至於現在各地的局勢就不是原來的姜滔所知道的了。
但好在姜滔平時喜歡玩遊戲,三國類的遊戲也玩過不少,小時候《三國演義》每個暑假都會重播,再加上姜滔讀書時是文科生,歷史成績還不錯。
綜合種種,大概能知道現在的時代背景。當下的皇帝應該是劉宏,也就是著名的漢靈帝。
現在黃巾軍起義只是東漢滅亡的序曲,劉宏死後,才是真正的亂世來臨,諸侯混戰的時代。
而自己,只是一個魚販的兒子,一個普通的庶民,要想在這亂世中生存下去,可不容易啊。
要知道現在是東漢末年,實行的是察舉制,也就是由各地官員推舉孝順和有才能的人出來做官。
察舉制剛開始確實為國家招攬了不少人才,但是慢慢地就變成了世家之間的交易,各世家相互推舉對方家族的成員或者學生。
久而久之,世家門閥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宋朝的科舉制正規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