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故都的秋7(第1/6 頁)
【選錯專業不算什麼,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外國人的白眼冷遇。那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蒸蒸日上,而與之相對的,是固步自封的中國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們看不起中國人,甚至給予中國“□□”這樣侮辱性的稱呼。】
誒?
頗曉佛學的王維愣了愣,臉上露出幾分莫名:“佛經有載, □□’為西域對國朝的代稱,並無侮辱之意啊。
【“□□”一詞源於佛經,本是一箇中性稱謂,自甲午後,就變成了戰勝者對戰敗者的嘲諷、蔑稱,其下含意,怕是連豬狗都不如。】
剛剛還在疑惑地王維:???!!!
放肆!
太極宮中,李世民不可置信地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蠻夷之邦也敢如此欺辱華夏,誰給他們的膽子?我上邦尊嚴安在?未央宮。
劉徹拂袖而怒:“奇恥大辱!什麼王朝竟這般軟弱窩囊,被一群蠻夷之邦壓著打?!
奉天殿。
沉浸許久的殺伐之氣不受控制從朱元璋身上溢了出來:好啊,那倭國是嫌咱大明的刀鋒不夠利嗎?
他咬牙切齒,恨不得現在就親自帶兵,去把對面那群倭賊給砍了。一旁的朱棣腦子到底活泛,雖也惱怒,但謹慎地捕捉到了一個詞:明治維新。
老朱家對皇子的教育很是不錯,朱棣也讀了些詩書史卷,他想起來一句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朝雖然是舊邦國,但其使命在於革新。革新而有新機,這便是後世的倭國超過華夏的原因麼?
【郁達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留學的時候,他和一個師兄去小酒館喝酒,旁邊一桌也坐著幾個日本學生,結果,那群學生無緣無故就對著他吐了一口痰,嘴裡還罵著“□口人” “叭兒狗”。郁達夫全程表情平靜,甚至在那幾個學生走了之後,他還能平靜地衝對面的師兄笑,說,這是常事。】
咸陽。
嬴政扶著劍柄的手猛然抓緊,聲色俱厲:可恥!可恨!
連異邦小族的平民學子都能對華夏子民如此侮辱,國朝之上又該是何等弱小,簡直尊嚴盡失!蕩平諸國的始皇帝屬實是難以想象後世形勢會如此翻覆。
太極宮中的李世民狠狠一
摔杯子:“那日本到底是什麼國家,竟這般狂妄?!”
長孫皇后也是滿臉不可置信:“郁達夫還平靜地表示這是常事,可見這樣的侮辱冷遇更是數不勝數,後世……怎會孱弱至此啊!
她情感向來細膩,聽完郁達夫的身世,又瞭解到這留學一遭,對他作品裡的悲涼愈發感同身受起
來,不禁也開始同情這千載之下的後輩。
幾乎同時,聽到這一切的王翦蒙恬衛青李靖尉遲恭秦瓊等人俱是怒髮衝冠,軍人鐵血,最是見不得國家受辱,他們沙場征伐,為的就是邦國穩定,外侮不侵,那日本學生這樣,簡直和指著他們的鼻子罵無異!
各位將軍身上戰意鏗然,紛紛大恨只可惜不知道日本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否則他們就要當場請命蕩平敵寇。
最義憤的竟是諸天萬朝的文士,可能因為文人身份的微妙聯絡,雖然新舊文學之間頗有不同,但他們也願將郁達夫引為同道。文人臉面何其重要?竟然被如此羞辱,對方還是異族,這丟的不是天下文士的臉,而是整個華夏的臉!
辛棄疾“鏗”的一聲拔出長劍:大宋遭金人欺辱,後世華夏又被東瀛欺辱,可恨我等士人竟不能為國家紓難!
李白杜甫猶自錯愕,大唐繁盛,異邦諸人不僅可以雜居長安,更能入朝為官,他們俱是將大唐視為天朝上國,頂禮膜拜,連對大唐子民也是尊重有加,千年之後,這些人就會騎到他們的頭上嗎?
王維訥訥難言:朝中遣唐使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