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征服&ldo;科學之眼&rdo;
我沒有聽彭加木同志說過&ldo;難&rdo;字,也沒有見過他開過空頭支票。只要工作需要,他就有這麼一股子勁‐‐總要細心探索,刻苦鑽研,不徹底解決不肯罷休。當電子顯微鏡安裝後驗收時,由於國內還沒有鑑定高解析度技術的經驗,我們受了不少骯髒氣。為了永遠擺脫這種被動情況,為了對人民負責,看看這臺儀器的鑑別率到底是多少,是否符合廠方所開列的規格,彭加木同志硬是花了一個月的功夫,透過頑強的探索,掌握了鉑銥粒法,測出了儀器的鑑別率。這僅僅是他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的許多事例中的一個。
以上,是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曹天欽教授在回憶彭加木的文章中,所寫的一段話。
彭加木是學農業化學的。當他在中央大學農學院讀書時,別說沒摸過電子顯微鏡,連看都沒看過哩!
他,怎麼會跟電子顯微鏡打上交道呢?
原來,1962年,當他在上海休養期間,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進口了一臺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當時國內的第一臺。由於沒有經驗,在安裝、除錯工作中,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彭加木一聽說,儘管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新技術,151卻知難而進,主動求戰。領導上同意了,派彭加木主持建立電子顯微鏡實驗室的工作。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嶄新的現代化科研工具。
人們常常把自己的眼睛稱為&ldo;肉眼&rdo;。人的眼力不夠,肉眼只能分辨大小為01‐02毫米左右的東西。
自從在16世紀出現了光學顯微鏡,微觀世界的大門自此被開啟。人們用光淡顯微鏡把物體放大幾十、幾百倍,發現了微生物和細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把細胞的發現稱為19世紀的三大發現之一。
不過,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最大隻有1500倍左右,最高分辨本領大約為2000埃。一埃,就是1/1,000,000厘米。
在20世紀3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試製新型的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1932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顯微鏡誕生了,放大倍數只有12倍而已。然而,它飛躍發展著。如今,它的放大倍數已達幾十萬倍,甚至達上百成千萬倍,分辨本領高達一埃。人們藉助於電子顯微鏡,可以觀察分子、原子。
電子顯微鏡被譽為&ldo;科學之眼&rdo;。它廣泛地應用於生物學、冶金學、化學、地質學、半導體、物質結構學等許多學科。
然而,要掌握這&ldo;科學之眼&rdo;,卻並不容易:
它結構精密、複雜,十分嬌氣。稍微一疏忽,拍出來的照片便是虛的。
它的內部要抽成高真空,實驗室要求一塵不染。
它的觀察範圍比針尖還小。樣品一定要切成極薄極薄,厚度只有50埃,即1/200000毫米。要知道,薄的打字機用紙的厚底,大約為1/25毫米左右!
彭加木有一股子&ldo;牛&rdo;勁‐‐越是被別人說成神乎其神、困難重重的事情,他倒越是要幹。他最喜歡跟困難較量,比個高低。
彭加木埋頭在圖書館裡,檢視了許多國外的電子顯微鏡文獻,弄清楚它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技術。接著,他花費了三十多個日日夜夜,廝守在電子顯微鏡旁,忙碌於製作樣品、除錯、拍片……
在一開始,大家都是新手,彷彿是一群新兵練習射擊假裝的,要花費大量子彈。為了節省底片,彭加木從別的實驗室裡找來幾盒過期的光譜膠片作為試驗品。不過,他就連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