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5 頁)
西路一線,出蜀中,順江而下,斷糧道,以求釜底抽薪。
中路一線,先進而後退,先克徐州,之後次第後撤,越邯鄲,入定州,決戰豐臺,定鼎乾坤。
眾人對計劃瞭解得越多越細,面上的興奮之色越顯濃重,謝雲山心道,行了。只不過,日已近落山。生性謹慎的鐵靈真人還是要求謝雲山再等幾天,讓大家協商充分之後,再做出最後的決定。
林玉成看著退出廳門的諸人,滿意地點了點頭,以不大的聲音,對著謝雲山和鐵靈真人說道:“有一個可能性,我覺得須與兩位商榷一下。”
“西路戰事已經基本結束,故此順江而下,斷其糧道,而後南北夾擊建文帝的北伐軍之事,幾可斷定必能成事。但東路一線,出霸州,經樂陵,越淄博,襲掠膠東半島,直至攻克濟南的設想,存在很大的變數。自古以來,齊魯之地,每多豪傑之士,民風剽悍。淄博、濟南更為軍事重鎮,兼且濟南背依淮水之利,而我北軍不善水戰,難以斷其給養,因此濟南之戰,極易演化成久戰不下之局。所以東線戰事,宜立足於牽制南軍兵力,不應存過多的奢想。當然,如果能夠速戰速決最好,否則就應以慎戰為上,牽制為主。”
謝雲山和鐵靈真人沉思良久,方道:“看來只能如此計議了”。
()
就此一議,天下立時洶洶而起,戰火開始席捲神州大地,孰不知天心難測,戰局的演變卻是在場的這些人都沒有想到的。
※ ※ ※
看了一些書評,對於多主角的狀況,很多大大覺得糊塗,所以特別在此解釋一下。
明代永樂帝發動的靖難之役在軍事上分三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從北京出發,經河南、湖北、安徽,渡長江,克金陵(今南京),其間有兩場主要的戰事,前一個在河北境內,以豐臺、邯鄲及周邊地區為中心,南方的建文帝一方主攻,投入號稱五十萬,實際三十餘萬的軍力,北方永樂帝主守,投入二十萬左右軍力,交戰四個多月,因為建文帝一方統軍之將不通軍事,最終慘敗。後一個在徐州一帶,跟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的地域相似,建文帝一方統軍之將深諳軍事,故對峙半年之久,後因建文帝派太監監軍,干擾了指揮,使部隊由於急於求戰,兵力過於集中於前方,令朱隸得以用奇兵突襲了沿長江輸送糧草的運輸船隊,致使建文帝一方的主力部隊全軍覆沒,從而決定了建文帝覆亡的命運。
第二個方向是從北京出發,經山西、陝西,入四川,襲取了西南半壁江山,這個方向的進攻是非常順利的,這是目前小說中已經基本寫完的情節。這支部隊在完成了作戰任務後,沿長江一線南下,突襲了沿長江輸送糧草的運輸船隊,從而為主力會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後與正面作戰的南下主力合圍殲滅了建文帝一方的主力部隊,據史書記載“流血漂擼,綿延百里而不絕”。
第三個方向是從北京出發,攻取山東、安徽的作戰。由於當時的山東巡撫鐵鉉的抗擊,損失巨大而進展有限,最後更是在濟南城下陷入了膠滯狀態,直到天下已定,濟南城都未陷落,最終由其他兩支部隊一起合攻濟南,方才拿下,這是靖難之役裡打的最艱難的一支部隊。
時間上,第二個方向是最先發動的,第三個方向次之。第一個方向不但是最後發動,而且是在朱隸正式發出了討伐檄文之後,軍事行動才開始的,但這個方向上進行的才是戰略決戰,而最終決戰的勝利靠的則是襲取了西南半壁,在第二個方向上作戰的那隻部隊。
朱隸實際上只是主持了第二個方向上的行動,以及突襲運輸船隊的行動,其餘的軍事行動都是由軍方將領主持的,自然會有,也應該有多個主角了。
各位大大看到這裡,應該會有所瞭解了吧。哈哈哈!
另外,建文帝一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