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部分(第4/5 頁)
“接受。”紫鶴真人馬上說,背後擺手,不讓周氏兄弟開口。
顧慎為大步走到苗三問面前,“我不是中原人,不關心誰當皇帝,沒人能讓我俯首稱臣,也不怕挑戰,你想打,咱們就來打一場。”
苗三問突然心生怯意,可他是大派掌門,將面子看得比姓命還重,於是誇張地哈哈大笑,猛地揮劍刺去。
要不是先發出大笑,苗三問還是有實力與顧慎為大斗一場的,可他太想在氣勢上壓過對方,將心中意圖暴露得一乾二淨。
在大多數人看來,泰山派掌門先發制人,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其實是對方先拔刀,他的劍招才發出一半,明晃晃的刀尖已經逼近咽喉。
壞了,苗三問心一沉,手中的劍仍然繼續刺出,卻已不剩半分氣勢。
刀鋒一轉,貼著苗三問的脖子掠過,顧慎為上前一步,將泰山派掌門手中長劍奪了過來。
這又是苗三問意想不到的一招,他的力道半途而廢,擋不住顧慎為的奪刃。
顧慎為收回狹刀,將長劍向地上一插,與苗三問並肩,方向完全相反,對七八十名各派**說:“諸位都來自山東門派,卻要去西北投靠大將軍龐寧,難道不怕老家遭殃嗎?”
包括苗三問在內,每個人都怕,但他們被逼上絕路,盼望著龐寧能夠一舉獲勝,令蕭王來不及處置各家門派。
眾人面面相覷,被顧慎為的話打動,又納悶泰山派掌門是怎麼敗的,幹嘛站在原地不動。
苗三問沒被點穴,只是陷入茫然,不知道該怎麼動,自己的長劍一招就被奪走,雖然不服氣,卻沒法解釋,認輸與再戰,都不是好選擇。
顧慎為非常清楚,時機比語言更重要,眼下就是時機,稍縱即逝,他得牢牢抓住,“江湖是江湖,朝堂是朝堂,你們被朝堂騙過一次,為何還要攪在其中?大將軍龐寧孤立無援,自身難保,絕非好去處,諸位不如重返江湖,隔山觀虎鬥。”
“蕭王不會放過我們的。”一人說道。
“而且他殺了我們那麼多人,此仇必須得報。”另一人說道。
“想報仇,就更要以長搏短,你們誰會帶兵打仗?誰會運籌帷幄?”
沒人吱聲了。
“大軍面前,江湖人如散沙,再多也沒用;十步之內,百萬士兵無立足之地。你們想報仇,不求十步之內,反而離仇人越來越遠,想成功,比登天還難。”
還是沒人吱聲,苗三問抬手撓頭,不想再打了。
紫鶴真人扭頭對徒弟周羽清小聲說:“學一學,我也說過類似的話,效果可差遠了,這個人能在西域呼風喚雨,靠的不只是刀,還有嘴巴。”
周羽清說不了話,心裡卻不太服氣,憑他的經驗,苗三問等人還是會隨時反目,定武鎮的軍隊也快要到了,顧慎為的嘴巴怕是要失去用武之地。(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退兵
顧慎為覺得這一幕有些眼熟,他曾經多次當眾力爭某個群體的支援,基本都獲得了成功,許多支援為時甚短,甚至等不到天亮,也有一些持續至今。
成功並非偶然,顧慎為深諳其中訣竅:眼前這群江湖人耀武揚威,其實色厲內荏,心裡藏著強烈的不安,他們像一群迷路者,迫切需要一位領袖指示前路,而苗三問顯然不堪重任,他本人早已迷失方向,正帶頭走向死路。
只有在這種情況下,顧慎為的爭取才有效果。
他也知道,江湖人的效忠不會持久,當他聲稱自己不是中原人時,就已經註定如此。
“你們忠於朝廷,卻遭人利用、被人陷害,如果你們相信我,我願意替你們解釋清楚。”
“你有什麼本事?誰會聽你的話?”苗三問終於清醒過來,沒好意思拔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