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方月這件事鬧出來以後,她自己主動退出了節目。
很快地,宋月烽找到了新的人來參加節目。那是一個有著溫柔眉眼的姑娘,做起事來謙和認真,與寧秋也很合拍。
日子就這麼一直平靜地過著,直至有一日,蘇遇給寧秋打來電話。蘇遇停頓了好久後,說:
「你要不要去見一下你的親生父母?」
「不是去面對面地談,我們在他們家附近轉一轉,怎樣?」
原本要找出寧秋的親生父母還蠻困難的。當初寧秋被扔在路邊,而這條路的附近就是一家醫院。寧秋應該就是在這家醫院裡出生的,但是十幾年後這家醫院被拆了,不知所蹤,無法去查詢什麼。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上週。蘇遇刷微博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個女孩子的尋親啟示,這孩子被扔的時間與寧秋僅差一年,最重要的是,她給出了自己親生母親的名字:趙辛草。
媒體對這件事進行了報導。路上,寧秋坐在車裡,翻看著相關的新聞。
目前姑娘已經找到了父母,不過還沒有正式見面。親生父母那邊還寫了信,他們的小兒子幫父母給這個被遺棄在外的女孩寫信。
信中共有一千五百字,開頭一百字表達了對女兒的愧疚,中間的一千字哀哀慼戚地哭訴當年多麼不容易,父母過得有多慘,至於在這孩子之前還扔過一個,他們沒有提。在信件末尾,那四百字展望了一下一家人團聚後的美好未來,希望這個女孩能與弟弟相親相愛,互相扶持。
整封信的語氣很有意思,通讀下來,其實父母想表達的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你非要恨我的話我也沒辦法,反正我當初就是迫不得已地將你扔了。就這樣吧,愛咋咋地。
寧秋讀著這封信,清楚地感受到父母對於那被他們給扔出去的孩子,一點感情也沒有,對於孩子的恨意,他們覺得莫名其妙。
不久前寧秋懷疑方月是自己的姐妹時,便設想過親生父母一家人和和美美,壓根就不關心被扔的孩子的情況,現在看來倒是成真了。
這對夫婦搬到了城裡,住在一個小區裡。寧秋和蘇遇坐在涼亭裡,遠遠地看那個女人買菜回家,看她和丈夫領著小孫子在花園裡玩。
女人又胖又白,小區裡的人都說這是因為她的小兒子極孝順。那個男人則是整天樂呵呵的,下棋逗鳥,還很受小區裡孩子們的喜愛。總之,這倆人的人緣很好,日子也過得很好,看上去就是安享晚年的普通老人而已。
蘇遇看了眼那個女人後,撇過頭去:
「還真是應了老話,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惡人活得滋潤多了。」
寧秋一直是沉默著的。打從看見這兩人起,她就沒說過話。
後來這一個月裡,只要一有空,傍晚寧秋就坐在這個小區裡,看那對夫婦帶著孫子玩,看他們的兒女大包小包地提著東西來孝敬父母。這每一幕都落在她的眼裡。
蘇遇慢慢地知道了寧秋在做什麼,她猜不透寧秋的想法,很是擔心,可是寧秋不願意多說。
寧秋第二十一次開著車到這個小區的時候,在路上,她看見了兩個人呆在路邊,地上還有攤血跡。
那天天氣很差,下了雨。這兩人似乎是回來時被車子給撞到,司機直接跑了,而路上也沒有太多的人,老太太只能抱著被撞的老伴絕望地攔過往的車,希望能得到點幫助。
寧秋就是被攔的那一個,她看向那對夫婦,發現他們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於是她擺擺手,像很多害怕被陌生人碰瓷的司機那樣,絕塵而去。
寧秋沒有去那個小區,直接回家。
路上她把車停下,額頭抵在方向盤上。
她剛才做了什麼?對親生父親見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