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第1/2 頁)
苟德柱被靈湫安排的明明白白這事兒吧,展蹠絲毫不關心,他現在很頭疼:他不會江湖春典。
別看主世界的網際網路上那麼多春典套詞,但是這大清完全不講那一套,畢竟這套黑話必須有江湖“朋友”或者“師傅”領著入門,否則的話完全玩不轉。
各位想去吧,擱大清那會兒,平民百姓上不起私塾,基本上都不認字,很多話都是會說不會寫,所以大機率沒個字典版的《春典》。
其次,都混江湖了,行當無非是坑蒙拐騙,即便有這麼本字典,大機率也買不起。
再次,種花那麼大,南邊兒有的很可能北邊沒有,北邊有的南邊未必見得到,疊加人員流動緩慢,江湖就那麼容易統一“切口”?
最大的可能是一個行當有個“老大”懂這些,這個老大帶的小弟被教授了一部分,所有老大形成共識,用這麼一套詞。
而這種老大就有了“師傅”之實,別管黑話算什麼道,反正他是教了。
至於一幫強盜土匪柺子之類的人組團開什麼“聚義大會”,估計就是所謂“武林大會”的原型。
展蹠對於大清的江湖其實很失望,按他的話說:“有本事幹王侯將相啊,跟普通老百姓較什麼勁?”
這話其實沒錯,江湖裡講究八門,恰恰就是坐忘道的世俗版,比如網際網路上常說的“金皮彩掛平團調柳”,懂行的才知道這是清末江湖,而不是古代。
就說一個最簡單的,團門指的是說相聲,現在有文獻記載的第一個說相聲的人,也是相聲門的祖師爺張三祿先生,生卒年也就在道光至咸豐年間。
所以清朝之前,江湖裡大概沒有團門這個稱呼,但是說書唱戲的有沒有?大概是有的。
這八門呢,有清有濁。
譬如團門就比較清,前提是別跟其他行當混一起。
比如金(巾)門,做的事算卦看相請神占卜,若是有些本事還自罷了,若是沒有,這不就是赤裸裸的詐騙?
而這些人騙的物件是誰不言自明。
歷史上騙王侯將相甚至帝王的金門大師不是沒有,比如郭京,你說他是道士吧,沒有門派認他;說他不是吧,他卻偽稱自己會“道術”,還把宋徽宗騙的團團轉。
他也就是生錯了世界,擱《道詭》裡,怎麼也得是個骰子級別的人物。
說回正題,展蹠帶的土匪滿打滿算也就六千,雖然都是魂體蘑菇身,戰力沒的說,橫行大清北方半點問題都沒有。
但問題是,他不是單純的匪徒啊。
藉著苟德柱的因果到這個世界也不是為了當土匪。
若是按苟德柱的設計,英靈在西南邊陲的四川發展,他本人在長江中游紮下釘子,那麼廣袤的北方就需要他來縱橫。
這麼大的地界,六千人想維持一個大秩序,方便英靈後期壯大後解放,那就杯水車薪了。
於是,他打算收編一下本地的遊民——苟德柱和政委收編遊民是為了進行工農業生產,順帶培育一下無產階級,形成規模後給大清來個狠的。
直接送走應該算挺狠的了吧?
但展蹠就不一樣了,他沒打算維持一個朝廷或者其他什麼管理組織,不是他不會,細查展蹠的生平會發現他哥姬姓,展氏,名獲。
如果各位不熟悉這個名字,那麼柳下惠你們一定聽說過吧?
柳下惠的父親是魯國大夫,可以說出身士族,“惠”是他的諡號,而沒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與諡號這種事情是沒有絲毫關係的。
展蹠出身士族,這一點毫無疑問。
這是一個種花本土的切·格瓦拉式的人物。
現在書裡講反抗,都會先說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展蹠的“從卒九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