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祖師再傳道(第2/3 頁)
··
他不會是書中所記載的齊天大聖,也不會是所謂的鬥戰勝佛。
二者之間的性格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就是裝,他也裝不出來大聖的真正風采。
倒不如安安心心的做自己。
可是對於未來之事的惶恐,說不擔心是假的。
他是否會如書中那樣大鬧天宮,又被鎮壓,繼而等待取經人···
如果不是,那麼他將要面對的會是什麼?
種種謎一樣的東西讓他總是感覺到壓力和不安。
這種感覺每當他去深思時便有些喘不過氣。
又無法與他人言說···
“人心萬千,大多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東西,你見別人有,未必會去要求別人給你,可若是你有,必然會有人求你”
“悟空,你可明白我意?”
菩提溫和的開口問道。
“弟子愚鈍,只是懂了稍許,我若過得比他人差,或許有人心生憐憫,可若我過的比他人太好,怕是又會引人妒忌···”
祖師聞言微微點頭,知世故而不世故,方能大道有望。
想要得到些東西,何止是求,便是搶殺奪掠,亦是常見。
孫悟空大概理解了菩提的意思,至於有沒有更深層次的意蘊隱含在其中。
就不是此時的他能領悟的了的。
千百年下來,人心似乎從未變過。
若是生人得了大造化,旁人聽聞也許只是哀嘆一聲,為什麼自己沒有這個運氣。
可若是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同窗等熟識之人···
少有不生事端的。
這點他早有體會,無論你身處何方,麻煩總是少不了的,只是所遇之事不同而已。
以往還是信奉科學之道。
鬼神之說,一向都是封建迷信。
如今更是連神鬼都出現了,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有人闖出點名頭,便立馬多了好些朋友,親戚上門。
三句話未說完,就已經表現出來借錢的意思。
你若好心,借了以後,又會有幾人還你?
大多隻覺得你如今這麼富裕,他借的這點算什麼,你若不要,他還覺得你人不錯。
你若是要,怕是立馬就有人傳你惡名···
更有甚者,怕是覺得你是因為他們才可以有出頭之日,哪天你要是不借錢給他們。
亦是有人會罵你忘恩負義,不近人情,白眼狼···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些東西,你就是渾身長滿嘴,也難說清。
再者,對錯之論,從來不是可以用一條標準概括。
男女之間,家人之間,同僚,家族,城與城,國與國……
看似都是有對錯的。
可又哪裡能分得清清楚楚,不過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考慮罷了。
世間萬物或相生相剋,或相輔相成,各自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對於師傅的忠告,他也只能儘量小心些,避開那些禍事。
其他的,便是看運氣與緣分了。
明哲保身可以保一時,卻不能保一世。
道路萬千,就看自己如何抉擇了。
“你欲避禍,禍若招你,你又能如何?”
“懂得忍讓固然是好事,可若一退再退,最終退無可退,你當如何?”
“他人倘若要你性命,斷你生路···”
···
“你修得一身道法,亦生魔障,劫字當頭,為師亦不能替你”
孫悟空低頭沉默不言,他如何不懂祖師的意思。
懂得進退,是祖師對他性子欣賞,可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