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魚餌(第2/4 頁)
的腳程,怕也要日夜不歇,彼時根本來不及整備。”
“按崔伯伯的腳程,抵至龍泉郡地界尚有一段時日,我早些出發興許能趕在他之前抵達,好做應對。”
元瑤眉尖一蹙,“我陪你同去。”
“胡鬧!”林盡染面色一凜,稍稍停滯片刻,語氣略緩些,“淑貴妃引我出長安,定然別有目的。你熟悉攬月樓那些手段,留下幫時安看好家。況且,楊湜綰的婚事還未塵埃落定,她身邊得需要你來照顧,如若長公主出面,或需時安斡旋。你二人須得同心戮力才是。”
元瑤心中氣憤、委屈,側過身去不說話。
李時安微微皺眉,似乎明白方才他為何要冒著犯上抗旨的罪名也要出城。既是有人預謀借崔秉志引林盡染出城,且不論對方是誰,現下終歸是沒有任何依據,皇帝陛下又怎會憑一面之詞就調撥禁軍,隨他前往龍泉郡。
而當下,林盡染已有抗旨之舉,輕則杖笞,重則流放,可到底是明目張膽的出了長安城。陛下若是真擔心他的安危,定然會遣兵追趕護送。屆時誰在途中冒險刺殺,便會自現陣腳。可當中唯一的變數就在於陛下會否調遣禁軍。
李時安知曉他已有主意,未有多勸解,輕聲道,“你將申越一同帶去吧?”
,!
林盡染搖了搖頭,“申越不適合去。”
申越到底是大將軍府的府兵統領,又是北境軍出身。若是這般帶出長安城,恐會招惹話柄,倒不如留下他,安心守衛林府和大將軍府的周全。
長安至隰川縣幾約千里。若是快馬驅馳,短則三日,多則五日,只要未逢災害,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赴龍泉。偏生京畿周邊暴雨不斷,路途泥濘,耽擱了些許光陰,卻也總算趕在崔秉志前抵達隰川縣。
隰川多山地、丘陵,這等複雜的地形便構建許多天然的關隘和險阻,造就此般易守難攻的據點,其依附地勢險要的呂梁山脈與黃河流域又形成一道重要防線。
境內的道路雖是溝通東西、南北兩向的關鍵路徑,但其自然地理環境也對交通路線產生了限制。由於要道的狹窄和有限,使得隰川更容易控制交通線路,只要在關鍵的道路節點設定關卡,就能對過往的人員、物資和軍隊進行檢查和管制。而崔秉志若要回京,隰川是必經之路。若從地理優勢上而言,在此設伏會使整場意外顯得自然,不招惹懷疑。
淑貴妃到底是要讓自己看清什麼真相,非要以崔秉志的性命要挾。至少目前來看,她若是想動手,大可在半途中命人截殺,又何必安然放自己進隰川呢。這些問題幾乎一直縈繞在林盡染的腦海中,揮散不去。
林盡染舉目四望,但見周遭群山逶迤。此時,一枚渾圓的落日正懸浮於黛藍的遠山之上,絢爛的晚霞將西邊天際塗抹得一片猩紅,天地寂靜無聲。
連日疲於奔赴的他剛至隰川縣還未及歇腳,便緊著翻山越嶺觀察地形。猜測可能會在隰川縣設伏,但具體是在哪條道,或者何時動手,皆是未知數。這令林盡染不禁再次細細琢磨,這謎面中究竟還藏有什麼未曾發覺的細節。
“再有三日未傳回音訊,你再不能攔我出城尋他。”
距林盡染去龍泉郡已有七日,然至今杳無音訊。元瑤本就對那日之事耿耿於懷,當下憂心林盡染的周全,予她更無好顏色。
“我知曉。”李時安語氣尚算輕鬆,抬手遣退采苓在內的所有下人,不叫伺候。又起身拉了拉元瑤,寬慰她安心落座,“前幾日陛下命孫公公傳信,日前已調撥百名禁軍前往隰川。夫君定然早早做足應對,與崔伯伯匯合後,便會立即回京。”
“貴人若要向崔供奉動手,你以為她當真會如此心善地告訴夫君?”元瑤冷冷一笑,眸光瞥見石桌上的魚食,便取來灑向身後的魚池,引得錦鯉紛紛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