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魚餌(第1/4 頁)
大雨未有停歇之意。
雨幕中,林盡染依稀瞧見孫蓮英步履匆匆地趕來。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素聞林御史急智,不妨猜猜貴人會在途中何處設伏?”薛坤撂下一道謎題後便轉身離去。
林盡染怔神片刻,剛欲轉身問詢,已然瞧不見他的蹤影。
孫蓮英倒未注意方才站在他身側的是誰,恭聲道,“林御史,陛下急召您入宮,勞您和老奴走一趟。”
“是為藏書閣一事?”
“畢竟是在皇城邊上出的人命官司,陛下自然要問詢一二。”
“去不成。”
“去不成?”孫蓮英略有些恍惚,遲疑幾息方才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林御史,這可不興玩笑。此乃陛下口諭,快快與老奴進宮面聖。”
終究是皇帝陛下的口諭,哪是一句去不成就能敷衍的,這不是公然違抗聖旨嘛!
“望孫公公代為呈報,藏書閣坍塌一案先請大理寺和京都府衙協同調查審理。染之告假幾日,先行出城!”
直至此刻,林盡染的眉尖微微凝起,未曾理會孫蓮英的警告,一貓腰就鑽進了馬車。
無論會否有人對崔秉志不利,這城他是出定了。先前伏擊林靖澄的賊子,若非是他刻意指使,那定然是有人豢養在城外,另作他用。眼下還不清楚這支隊伍到底歸誰指派,倘若早有預謀,崔秉志確有身陷囹圄的可能。
孫蓮英上前重重地、“啪啪”地拍了車廂幾巴掌,扯著嗓子喊道,“林御史,您可想好了,這是抗旨!”
林盡染一面寬下身上溼透的外袍,一面急聲回道,“孫公公,此事幹系重大,染之不得不出城。若是陛下降罪,還請寬恕,待染之回京後自領罪責。走,先回府!”
馬車應聲而動,緩緩離去。
孫蓮英原地懊惱的拍了一下大腿,嘴裡嘟囔道,“這位爺!可真會給我出難題!”
“何事竟能使夫君抗旨?”李時安在車內聽得清楚,孫蓮英明明白白地警告他這是抗旨不遵。可平素他行事又極為謹慎,現下怎會有如此犯上舉措。
林盡染顯然沒有要直接回答問題的意思,但兩位夫人也算是穎悟絕倫,短時間內僅靠自己想破薛坤這道啞謎著實有些勉強,倒不如集思廣益,“適才薛坤稱會在某處設伏,只留下一句‘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你們覺得此處指得是什麼地方?”
“故而,夫君這是要出城?”元瑤秀眉一蹙,但凡是牽扯到攬月樓的人,大抵是為尋他們的麻煩,可一聽有‘設伏’二字,她的心禁不住猛烈的顫動。
李時安心思明澈,一點便知他的目的,“夫君這是要去救誰?”
“崔伯伯!”
元瑤見李時安咬住下唇,便知她心中猶疑,冰冷如雪地望著她,口中仍是回應著林盡染,“妾身大概知曉薛坤所說的地方,但恕妾身自私,不願夫君以身犯險。”
“隰川縣。龍泉郡的隰川縣!”
“李時安,你是瘋了不成?”元瑤瞪大了杏眼,怒目圓視,周身透著股寒氣,“你這是要眼睜睜看他去送死?”
謎題的答案就在謎面上,實則並不難猜。只不過大楚下轄郡縣數以千計,林盡染並不能迅速的反應過來。
這句出自《詩經》,既與先秦典籍有關,於元瑤而言並不陌生,而李時安本就熟讀此書。這‘隰’字雖是生僻,但確能立刻聯想到龍泉郡的治縣。
“夫君縱然是抗旨也要去,你應該能看出他的決心。況且,我們若要就此瞞下,難免日後夫君會對我們心生憎怨。”李時安面露難色,也不知是否在後悔剛剛的直言相告,隨即望向林盡染,“陛下可未必會譴禁軍護送。縱然是禁軍要追趕上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