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3 頁)
,&ldo;怎麼這麼慢!作死的小娼/婦!放下就趕緊滾出去,瞧你這鬼樣子,陰溝裡的老鼠似的,看見就倒胃口!&rdo;
辛德瑞拉嚇得手一抖,把託盤放下,就連忙退下了。
&ldo;停!&rdo;喬伊痛苦的揉了揉眉心,他猜到大家的處女作不會太好,卻沒想到能差到這種地步!幾個演員個個都像木偶一樣,表演的戰戰兢兢,別說微表情了,先頭交代的表情動作全都沒有,她們甚至總是忍不住把目光看他的方向,臺詞背的支離破碎,甚至海瑟薇還笑場了!
喬伊先不忙著教她們怎麼演,他把攝製好的影像回放出來給她們看。
五分鐘之後,幾個參演人員全都羞愧的想鑽到地fèng裡去。剛剛表演的時候,她們只感覺大腦一空,早背得爛熟的臺詞差不多全忘光,面部肌肉完全不受控制,尤其翁妮莎還要罵瑪麗&l;小娼/婦&r;,她以往並不是沒罵過髒話,比這個還嚴重的都有,但小瑪麗又沒得罪她,大家這麼熟她真是罵的好心虛,如此一來,當然一點氣勢都沒有了。
這樣的狀態,等把這部電影拍下來,估計一年的時間就過去了,他得想辦法讓這幫菜鳥開竅。
在喬伊的第一世,因為整個世界娛樂產業的發達,電視、電影的所有分工都有著最科學嚴謹的理論指導,尤其是演員,作為電視、電影裡最直觀的組成部分,無數的優秀前輩們總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有用經驗。
現代表演藝術分別劃分為體驗派,和表現派。前者主張冷靜理智的觀察角色內心,不論角色應如何激動,演員在竭盡全力、異常逼真的表現情感的同時,應當始終保持冷靜,不為所動。這要求演員對劇本有極高的領悟力,深厚的文化素養,和專業功底,顯然,叫一幫文化水平幾乎為負的純菜鳥做到這一點,絕對是在做夢。
而表現派則截然不同,他們主張演員應主動的感受角色的情緒,而不應只是冷靜的表現,並且主張把自己的情感化成藝術的一部分。&l;他必須在每次演這個角色時,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這種情緒,和角色完全一樣的正確的、像活生生的人那樣的去思想,說話,和動作&r;。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不斷暗示自己,我就是這個角色,角色的經歷我全部經歷過,碰上這樣悲慘/喜悅/痛苦/幸福的事,不用思考,本能就會讓我以最真實自然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的演員與其說是在表演,不如說是在生活。
當然,表現派最大的缺點,就是演員容易入戲太深,一部戲拍完了久久無法走出來。前世有幾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國外的一個男演員總是挑戰自己,去接一些性格衝突很大的角色,導致精神繃得太緊,幾乎得了抑鬱症,需要服食違禁藥物治療,最後拍完一個經典反派就英年早逝了。國內的一個女演員接了女皇的角色,拍得十分入戲,那段時間性格變得跋扈而,結束好久才除錯過來,一度導致和丈夫女兒關係緊張。
但這部戲出自童話,並沒有太過暗黑的情節,只要結束後稍加除錯,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每個導演都會涉獵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喬伊這樣志向遠大的人,更是如此。他開始給每個人說戲,帶了些心理暗示效果,引導她們與角色的內心世界重合。這並不容易,但一次次的ng,還是能明顯的看出來她們的進步,到最後一遍的時候,她們的表現雖然說不少精妙至極,也絕對夠得上優秀了。
這次再把影像回放,幾個女人瞪大雙眼,簡直不敢相信那是自己!醒過神之後,再看繼母和繼姐可惡的嘴臉,真恨不得撲上去給她們兩個大嘴巴!辛德瑞拉好可憐……
一向性格清冷的珍妮緊緊抓住了好友瑪麗的雙手,兩個年輕的姑娘對視一眼,分別從對方的眼中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