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新住戶(第1/2 頁)
下班的人拿的都是空飯盒,什麼東西也沒帶,閆埠貴一點也不氣餒,他就是抱著有棗沒棗都打一杆子的心態,能撈點好處最好,沒有也沒關係。
還是那樣笑呵呵的跟大家打著招呼,看人都進了中院,才帶著自家兩個小的回家,進屋前還回頭看了一眼,劉大壯父子的桌椅。
是真的羨慕啊!但他就是捨不得花這個錢,這幾把椅子跟桌子,就算是普通木材,也得好幾塊錢,都能買幾斤肉回來吃了。
這時的木材價格每立方米97塊錢,這一立方米的木材,能做多少桌椅?院裡的人都捨不得花這個錢,等再過兩年就是想花錢,也得有票才行。
當然老百姓也沒必要買這麼多木材,去木材廠按照你的要求,用多少木頭人家就給你算了出來,再加上手工費能要你多少錢?
時間過的很快,8月20號,秦淮茹在醫院裡生下了她的第三個孩子,這次生了個閨女,秦淮茹滿臉沮喪,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劉家父子。
人家父子倆可沒時間搭理她,都是一臉欣喜的看著這個小寶貝,這兩人可沒有不高興,他們家本來就陽盛陰衰,這次添了個女孩簡直不要太好。
回到家還是給每家送了兩個雞蛋,大家問他生的是男是女,劉大壯一點不避諱的說是個閨女,他也不管院裡人在背後議論什麼。
還給閨女起了個名字叫“劉馨香,”寓意是看見她就溫馨香甜,這時的秦淮茹才露出笑容,看來家裡人沒有嫌棄女孩。
在此期間他們的等級也定了,劉大壯父子都是五級鉗工,易中海是六級鉗工,他的技術還真不是蓋的,劉海中也如願的拿到了五級鉗工。
他們的師父郝大山,止步在了七級,整個軋鋼廠只有一位勉強達到八級的,就這廠裡的領導都熱情的接見了這位,八級大師。
這位年僅四十六歲,長的非常老成,名字叫程久誠的老師傅,成了軋鋼廠的臺柱子。
廠裡還專門給他獎勵了,一輛上海出產的永久牌腳踏車,這車標價是154元,雖然沒有飛鴿腳踏車貴,但是隻要你到車行問車,誰問都是沒貨。
五十年代,飛鴿牌腳踏車在北方是主流,上海出產的永久牌腳踏車,老百姓是買不到的。
自從等級定了以後,高等級的老師傅們有了自己的休息區,在閒暇的時候,可以在裡面擦擦汗喝口茶,會抽菸的還可以抽菸,這個待遇只限於六級以上。
除了工廠裡的工人之外,社會上湧現出了很多不同的職業,這些人都是技術人員,捧的是國家的鐵飯碗。
他們分別是:售貨員、駕駛員、郵遞員、保育員、理髮員、放映員、炊事員、文工團員。
這是統稱,還有很多職業也是歸類在、他們的其中,他們被人們稱之為八大員。
這些人員與工人不同,想進工廠你得等人家招工你才有機會進入。
但是其它的幾個型別,是有很大機會的,只要你能拿到資格證書,你就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員。
工人老大哥雖然好,但是想成為老師傅你得熬時間,還要能拜個好師父,而且危險性非常高。
八大員不同啊!不用熬太多時間,只要你認真學好技術,等級會升的很快,所以他們反而是老百姓追求的目標。
從此八大員進入了老百姓的心裡,誰家要是有人是這其中的一員,那就真的是比別人高人一等了。
在此期間,南鑼鼓巷北口路西,成立了北京市無線電元件一廠,南鑼鼓巷南口路西,成立了北京市糕點二廠。
街道辦也在每個大院裡,找到了能改造的房屋,因為申請的人太多,而現有的住房不夠,所以街道辦有了這個舉措。
95號院裡穿堂門兩側的廊房,被改造成了能住四戶人家的房子,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