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相信人性,不如相信大資料(第5/6 頁)
工智慧大資料。
這個或許就是所謂的由方傑“一言而決”,因為這一塊完全是被他控制在手裡的,能直接決定歌曲的排名,如果他要作弊,誰也沒辦法。
但方傑會為了一點點錢或者一些關係戶作弊麼?
顯然不會。
以他的格局,目光早就不在這些小事上面了,要搞文化輸出,還是資料比較可信,之所以留了50權重分給其他人,只是為了讓大家有互動,提升節目效果而已。
而為了節目效果,剩下的25權重分,則交給了娛樂公司和歌手。
和《舞林宗師》一樣,《好歌曲》也有自己的商業評審團。
不同之處在於,這次不是打賞了,而是真金白銀現場買歌,娛樂公司或者一些歌手看中了哪首歌,就可以現場競價把歌曲買下來。
這等於就是以最直接最直觀最讓人眼紅的方式,告訴所有觀眾——內容創作者的價值到底在哪,他們的一首好歌,很可能會賣出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格,然後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是所有人的夢想,如今親眼看到有人實現了這樣的夢想,那麼是不是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創作中來呢?
而那些已經參與其中的業內人士,會不會眼紅之下進行反思,開始認認真真地靜下心來搞創作,而不是老想著抄襲借鑑或翻唱懷舊呢?
答案顯然是必然的!
《好歌曲》這檔綜藝,不光要挖掘現存的優秀內容創作者,也要激勵或引導那些有潛力的人才,大家一起共同進行內容創作,國內娛樂圈的風氣才會逐漸改善,娛樂作品的質量才會不斷提高,對外進行流行文化輸出,才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而激勵和引導方式,恐怕沒有什麼比直接拿錢砸來的更簡單有效了。
到時候電視機前的家長們看完節目,說不定會對自家喜歡搞音樂的孩子更多一些包容和支援,而不是不理解,認為他們在玩物喪志。
而那些本來就在一門心思搞創作,卻窮得連溫飽都成問題的孤勇者們,看完節目後,想必也會燃起希望,重新振作精神,盼著有朝一日拿出好的作品站在《好歌曲》的舞臺上證明自己。
顯然,今世《好歌曲》與前世相比,很多細節設定都不一樣了,評分機制就是最大的不同點。
專業權威們,只負責推薦歌曲,這就已經體現了他們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因為透過海選才是最難的,沒必要再讓他們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給歌曲打分。
觀眾們也決定不了歌曲的最終成績,不會因為這首歌是交給某位流量歌手唱的,一幫粉絲愛屋及烏瘋狂刷票,而人為製造出虛假的成績。
資本們,或是已經成為了資本的歌手,也同樣無法透過私下操作給自家的歌曲打榜,他們想要出名,想要賺錢,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掏腰包,與其他資本競爭,競價購買別人手中的好歌。
如果誰對這個機制有異議,方傑完全可以把自己摘掉,直接將大資料甩出來:你看,這可不是我說的算的,而是人工智慧統計出來的大資料就是如此,機器和數字不會說謊,他們是最公平的裁判。
評審團的設定,也引發了另一個與前世的不同之處。
前世《好歌曲》在臺上表演的都是唱作人,而且分戰隊,然後pk到決賽,但無論怎麼比拼,越到後面,越讓人覺得沒意思。
因為其賽制很不合理,估計是跟《好聲音》學的,畢竟這兩檔節目都是燦星文化製作的,所以只是做了一些簡單的改版,而沒有抓住《好歌曲》的核心賣點。
《好歌曲》的核心賣點是什麼?
節目名稱已經點明瞭:好歌曲。
一年一度的《好歌曲》,居然只有幾十名選手上臺,其中水平還層次不齊,同一個人的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