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萬花樓世子奪魁 一品緣秀才入伍(第1/5 頁)
詩曰:
三十年前戰火紛,三十年後江山定。
羽扇綸巾談笑間,鐵騎刀槍往來行。
賺得軍功賺爵位,各領封地各領兵。
合久必分分久合,暫還世間一安寧。
卻說,三十年前天下大亂,大夏王朝內憂外患,各地豪傑四起,群雄割據。皇室趙詢同各地義軍平定內亂,先後滅南蠻、平西夏、退東遼、拒北蒙,外和四夷、內修政理,天下太平。
次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皇室趙詢上承天意、下應民心,定都開封,次日登基,改年號順天,先後分地封王,曰秦、晉、燕、齊、吳、蜀、楚、南越。順天十三年,趙詢駕崩,趙偕繼位,改年號為延順。
……
延順三年,正月十五,秦地長安。
上元之夜,月如銀盤,燈若繁星。月如銀盤懸九天,燈若繁星掛滿巷。月光照燈,添了三分光輝;燈火映月,增出十倍燦爛。古街石橋上,火樹銀花下。人來人往,歌舞昇平。這道巷,孩提走來;那條街,香車輦過。萬家燈火,十里雲煙。
紅妝樓上戲子唱:“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綠水橋邊書生道:“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正是:三五佳節良宵夜,上元春色笙簫和。
正是一年春好處,人間太平最難得。
這上元節長安街上,雖不比中原地區的繁華,卻也是熱鬧非凡。整條長安街上熙熙攘攘、吵吵鬧鬧。但要說今晚最熱鬧的地兒,莫屬那長安街中心的萬花樓,此時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
緣何如此?原是那秦王世子李峻,趁此佳節包下了整座萬花樓,請了些文人雅士於此飲酒、行樂。
這萬花樓,是長安街上有名的頭牌青樓。樓下鶯鶯燕燕、歡聲笑語,樓上幽香襲人、古韻輕彈。這一處柳腰盡展,蓮步輕移。那一處琴瑟和鳴,丹唇微起。真可謂百花爭妍、萬紫千紅,枝繁葉茂、欣欣向榮。
這萬花樓內桌案前端坐著一人,身後還站著個書童,只見這人頭戴束髮紫金冠,身披西蜀素錦袍,腰繫嵌玉玲瓏帶,足穿蠶絲步雲履。面若冠上之玉,色如陽春桃花,眉似游龍,目如丹鳳,鼻如懸膽,唇若塗朱。生得是英俊瀟灑、玉樹臨風。形同宋玉、貌比潘安。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包下整座萬花樓的秦王李庚嫡長子,李峻。
要說那秦王李庚,表字仲德。真是個當之無愧的大英雄。早年平退外敵,戰功顯赫,領秦地,冊封上柱國、輔國大將軍,膝下二子一女,長子李峻,長女李婉,次子李默。
李庚欲使李峻習武,將來亦好世襲罔替、守著秦地,護著一方軍民百姓,不想這李峻見到那武夫便頭痛,反而是見文人士大夫這頭疼便好了,整日是遛犬逗鳥、花天酒地,閒來無事弄得些儒酸文章,秦王李庚每每見到,不免一場唏噓。
再說那秦世子李峻,不喜武,偏愛文,請了些文人雅士整日飲酒狂歡、徹夜暢談,買了四個書童,起名曰“青竹”“山松”“白鶴”“文墨”,又置了四個丫鬟,名喚“碧瑤”“初霽”“梧桐”“彩屏”。自號“幽竹”居士,整日想著自己乃“貶謫仙人”,終有一日重返天庭。
民間傳道:“只愛舞文弄墨,不曾學槍習棒。可憐天下父母心,愧對此副皮囊。整日花天酒地,作得儒酸文章。紈絝世間難悔改,莫效世子形狀。”
這一日,李峻包下了這座萬花樓,請了些文人雅士,在這上元佳節飲酒、賞月、賦詩、行令。行令第一者可奪得頭魁,餘者皆有賞賜。
這彩頭亦無非是李峻內定。所謂的文人雅士,不乏真才實學者,亦有攀權富貴之徒。此時的萬花樓可謂是吵吵鬧鬧、一片嘈雜。
嘈雜間,一人站起,道:“如此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