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我在古代混編制短劇 > 第19章 文脈鍾四響

第19章 文脈鍾四響(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從質子到千古一帝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重生大明1635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帶著遊戲角色來凹凸世界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文淵閣建成到現在已經49年,而這四十九年中,也只有三篇文章被文淵閣收錄。

一個是第一任並肩王的兵書《秦家兵法》,一個是藥王孫茯苓的《風寒病論》,以及上代大儒韓程昱的《禮經》註解。

並肩王秦重一生戰功赫赫,用兵如神。這《秦家兵法》中將其一生中經歷的大大小小數百場戰鬥,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並且總結出了一整套應對不同戰場環境的兵法。

至今這本書還是禹國所有將軍必讀兵書,就連科舉考試都會從中出題。

可以說這本書為禹國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禹國能在其他兩國的威勢下堅持到現在,這本書功不可沒。

至於《風寒病論》,則是藥王孫茯苓整理了孫家傳承百年的醫學典籍,再加上自己幾十年的行醫經驗,在其90歲高齡的時候,才完成的醫學巨著。

此書中記載了數百中珍貴藥方,同時針對不同外因引起的各種風寒都有講解,《風寒病論》問世之後,更是被所有醫者奉為醫道寶典,活人無數。

最後就是《禮經》註解。

《禮經》成書於千年前的夏朝,據說那時候整個大陸都被夏國統治。後來的歷朝歷代的禮教規範都是出自此書。

但是此書因為成文年代久遠,使用的文字,語法,語言習慣和現在有很大不同,不管是朝廷的運用,還是讀書人學習都有極大困難。

大儒韓程昱召集門下眾弟子,翻閱無數典籍,走遍整個禹國,前後耗時20年完成《禮經》註解。

不僅讓禹國有了大陸上最完善的禮法制度,也讓後世的讀書人也可以看懂禮經,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提升了禹國民眾的整體素質。

此次大儒劉澈突然進京本就讓人驚訝,此刻又上奏朝廷重開文淵閣,更是讓眾人驚訝莫名。

要知道重開文淵閣就意味著會誕生一部和《秦家兵法》、《風寒病論》以及《禮經註解》同等級的經典。

這三本書的作用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那麼新文章究竟會是什麼?而這文章的作者又會是誰?

臘月二十九清晨,京城皇宮。

城門已經開啟,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個朝會,朝會結束之後,所有官員就要迎來長達十五天的休牧。

此時內閣首輔大臣楊毅正在進行年度總結。

所有官員分列兩旁,大殿正上方,禹皇正坐在龍椅之上,靜靜的聽著楊毅的彙報。

只見其年齡大概在四十左右,頭戴玉質十二旒,身穿玄色上衣、下裳為硃色,上下繪有各種章紋。

其面部線條分明如刻刀劃過,盡顯嚴肅與堅毅。

一雙漆黑的眸子深邃如同黑夜,裡面閃爍著果決與冷靜。

嘴唇緊閉,下巴微揚起,雖未開口一股威嚴的氣勢卻是不斷從其身上散發出來。

一干朝臣手握笏板,靜立殿前,大殿之中只有楊毅的聲音在那裡迴盪。

而就在這時,一道清脆厚重的鐘聲卻是突然響起。

聲音渾厚響亮,如同一道道波紋一樣,在眾人耳中炸響。

“文脈鍾”

所有人聽到鐘響,齊齊色變,就連坐在龍椅上古波不驚的禹皇也猛然坐起。

”鐺~~~~”

又是一聲,

首輔大臣楊毅,激動的那雙瘦骨嶙峋的老手都開始顫抖了。

“鐺~~~~”

“文脈三響,文淵閣開。這是有曠世文章問世了啊!”

禹皇此時已經豁然起身。

“擺駕,國子監。”

說罷直接走下龍椅,朝殿外走去,身後的一眾大臣也齊齊跟上。

一眾人就這樣浩浩蕩蕩的出了皇城

目錄
冰河末世:越折騰活的越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