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頁(第1/2 頁)
不過很快的,康熙帝就反應了過來,自己是去問計於長公主的,她的建議和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其實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才對。
自己怎麼能因為如此,心裡就不舒服就失去鎮定了呢?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長公主的決斷,很少有失誤的時候。縱然偶然有所失誤,基本上也是因為情報有偏差得緣故。
既然長公主對這個楚才子如此重視,那足以說明,這位楚才子是位極厲害的對手,絕對要加以重視才行。
當然了,康熙雖然在心裡已經將楚江秋楚才子的警惕之心,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但是也遠沒有達到長公主所說的那種地步,如果只是聽到這位楚才子的名頭,自己就在暗中佈置,隨時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那自己名聲也就徹底完了。
見康熙帝並沒有聽從自己的意見,長公主不由微微嘆息了一番。
看起來阿弟是長大了啊,有了自己的主見,並不像是年幼時那般,對自己言聽計從。
並且這種事情,由他來做的話,的確是不太好的事情。
既然如此的話,這種事情,就交給我來做好了。
長公主最看中最提防的人,其實就是楚才子楚江秋了。
她知道楚才子在扶桑的勢力,她極為清楚楚才子懶散的個性。
在她的判斷中,憑這位楚才子的性格,應當是攜美隱居海外才是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這位楚才子會在這種事情站出來呢?
這個時機選擇的太過微妙了!
長公主甚至相信,如果給他們半年的時間,讓他們將整個大明拿下大半之後,這位楚才子都未必會站出來。
因為這位楚才子和那些抱有滿漢之別的漢人不同,這位楚才子更在乎的是老百姓過的怎麼樣,如果他要發動一次戰爭的話,會有多少百姓死於戰亂,會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第549章 滿清第一勇士
楚江秋和李巖等,率領七萬餘士兵,出現在北京城外,在離城五里之外安營紮寨。
五里的距離,騎兵一刻鐘得功夫就能趕到。
為了防止滿清突襲,一萬神機營的戰士還有兩萬李巖帳下計程車兵已經佈下陣勢,應對滿清的突襲。
不過就在他們安營紮寨之後,並沒有遭遇到滿清的突襲。
李巖對楚江秋進言道:「主公,我們應當寫一篇討伐滿清的檄文,然後率軍兵臨北京城下,在城下當眾宣讀。」
「這樣,一來能夠將滿清的暴行公之於眾,二來也亮明咱們的旗幟,吸引更多的大明義士前來投奔,讓更多的大明人民站出來。」
霍,原來還有這麼個講究啊?
要是按照楚江秋的想法,直接殺進去就完事了唄!
不過古代好像還就講究這個,至今後世還流傳著古今三大檄文呢!
其中一個就是陳琳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聽說曹操聽過這篇檄文之後,原本患有風寒的,聽過檄文之後嚇得出了一身汗,病自己就好了!
第二個是駱賓王為徐敬業寫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武則天聽到檄文裡面的一句: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之句之後,嚇得毛筆都掉到地上去了。
最後一篇就是曾國藩《討粵匪檄》了,一篇檄文,足抵十萬精兵!
一篇好的檄文,可以提升己方士氣,打擊敵方囂張氣焰,讓圍觀者進入到自己的陣營之中。
因為楚江秋楚大才子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因此李巖便請楚江秋親自捉筆,寫一篇討伐滿清的檄文。
如果是詩詞歌賦的話,還要好抄寫一番。
但是檄文嘛,古今著名的檄文也就那麼幾篇,還有兩篇是人家早就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