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新教育2(第1/2 頁)
這些是無法用行政命令去安排的,因為合作社不是公社,不是行政單位,也就沒有了上升空間,最好就是做到社長,帶領合作社創造更多生產和利潤。
上限是一眼看得到頭的,要是沒有人提拔,一輩子就是一個社員。
其他政府機構、國營工廠,只要幹得好,獲得提拔是遲早的事情,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有其他機會,不是真的喜歡,王致遠相信大多數人是不會選擇回合作社的。
通和地區合作社都是如此,更別說其他農村地區了。
雖說後來各地的鄉鎮企業辦得如火如荼,但從人才流失方面看,很多地方衰弱是遲早的事情。
王致遠一說出來,不少同志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農業改造是接下來三個改造中重要的一環。
各地發展集體經濟,是通和地區帶來的指路明燈。
各地還沒有全部開始,這失敗就註定了?
韋老師就笑道:“情況沒有那麼嚴重,現在你們通和地區先行一步,你不就看到了問題。這很好呀,沒有在各地的表揚中迷失自我。
既然是缺人才,難道各地不能自己培養人才,這是可以做到的嘛。
缺什麼就發展什麼,能提前佈局,以後這也就不是問題了。”
“首長說得對,在這件事情上,我也是思考了不少時間。我們通和地區,開設有工人學校和農民學校,傳授一些技術給掃盲後的工人和農民,讓他們也學習一些工作上的技能,這不過是最基本的教育培養罷了。
現在合作社發展起來了,這一點已經滿足不了各合作社以後的發展了。
根據我們培養人民醫生的方式,我認為我們以後要建設一部分學校,來招收工人和農民,讓他們也接受高等教育。
讓工人和農民也接受專科或本科的教育,根據合作社或工廠的需求,對他們進行為期兩到3年的教育培養。
不要求他們成為學者什麼的,只要求他們有更系統的專業知識,可以引導合作社或工廠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讓部分工、農也知識化。
至於誰放下工作,來接受教育,那就由工人或社員自己來投票決定,我對他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教育結束後,要好好留在工廠或合作社幹,將工廠或合作社發展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讓合作社或工廠後繼有人,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落後,避免被淘汰。”
人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地方人才大量流失,勞動力大量流失,那個地方衰落是必然的。
合作化的道路要想走好,培養需要的人才是一定要做的,還要避免人才流失。
讓工農知識化,專業化,讓他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更好的工作和發展,這就可以避免一定的人才的流失,有了人,後面的一切也就好辦了。
韋老師拍著手高興的說:“這個好,工人可以上大學,農民也可以上大學,我看還要加上人民子弟兵,他們也可以上大學,讓這些人中的代表都知識化,專業化。
過去有文化的人不多,未來我們有文化的人會越來越多。”
王老師也說道:“這個就很好,人民子弟兵也要接受教育,要按照軍官來培養。有些即使後來不當兵了,也可以培養他們一些技能,這個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
在這個時代,上大學和當兵如果二選一的話,第一優先順序肯定是去上大學,後面才是當兵。
人民子弟兵知識化,專業化也是很重要的,要多方向發展。
其他同志大都很贊同,沒有表示反對的,不少同志也進行了發言。
王致遠接著說:“如果可以,我們省規劃了不少專科職業學校,在通和地區還有省裡的其他地區學校,我們可以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