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如果當初日本內閣對軍部能以有效的措施多加約束;軍部在接到本莊繁的通報後,能雷厲風行地加以制止,迅速恢復態勢;本莊繁接到板垣和石原的請求後能即刻加以阻止,謀求和平解決,那麼那場引發第二次中日戰爭的導火索是完全能夠泯滅在萌牙狀態的。
但歷史是不需要如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發動一場事變,進而引發一揚戰爭。所以在把自己賭注輸個精光之前他們是決不會罷手的。
7 東北軍率先打響抗日第一槍的
東北軍率先打響抗日第一槍的,竟是&ldo;鬍子&rdo;出身的馬占山。
蔣介石一道&ldo;銑電&rdo;,捆住了張學良和20餘萬東北軍將士的手腳,決定了白山黑水悲慘的命運。9月19日,事變爆發僅一天,瀋陽、長春、營口、鞍山、撫順、安東等遼、吉兩省20多座城市便陷落敵手,不出一週,遼寧、吉林兩省便被日軍的太陽旗融化。
蔣介石被驚呆了。他想不到日本人的胃口如此之大,更想不到日本人幹得如此無所顧忌,如此野心畢露。事變之初他對內對外一概宣稱九&iddot;一八事變不過是地方事件,可日本人用大炮、刺刀回擊了他自欺欺人的假話。
日本人也被驚呆了。
區區一兩萬人一天之間便掠地千里,擊潰(如果還有抵抗的話)中國10多萬東北軍。
但面對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肥田沃地和無盡的各種天然財物,少得可憐的日本兵竟手足無措,猶如盜賊面對堆積如山的金銀珠寶一般,一時竟無從下手。
關東軍兵不血刃拿下吉林後,對下一步究竟如何行動產生了不少爭議。司令官本莊繁中將比較謹慎,見部隊已撒得不見蹤影,深恐兵力不足發生意外。獲得非凡的戰績時,先保住成果是他處事的一般原則。當下便電示各路日軍,先穩定擴張成果,休整十天半月。黑河、龍江等刀板上的肉諒它也飛不了,暫緩攻擊。
北滿在惶惑、驚恐中迎來了1931年秋天。
雖然戰火暫時還未燒到這片遠離關內的黑土地上,但戰爭的氣氛幾乎籠罩在北滿每個人的心頭。
本莊繁也算是個&ldo;中國通&rdo;,看來他並不願到處刀兵相加,他更願對私心較重的東北軍各級官佐施以軟硬兼施的伎倆。付出不多的金錢和日本人自己加封的權勢,如能拉攏過來一些中國當地軍政要員,不僅省去了刀兵相見所付出的更大代價,而且能對外造成東北滿人對日本帝國&ldo;眾望所歸&rdo;的平和景象,這對尚未對中國宣戰的日本來說自然大有益處。再說即使征服了東北,日本人眼下仍只能靠扶持傀儡來支撐,&ldo;以華治華&rdo;是天皇和日本內閣對關東軍一再重申的指示。
此外,狡猾的本在司令官還在顧慮另一個巨人。
北滿地處邊睡,與蘇聯僅一江之隔。自1905年日俄大戰後,蘇、日兩國間便埋下了戰爭的種子。當時雖然日本勝了,但美、英幕後的相助影響極大,而且日本勝得很是驚險。連日本天皇對再戰蘇聯能否取勝也沒把握,因而對蘇聯一直是敬畏、仇視、暗中備戰,指望在將來全部完成軍事整備後再戰而勝之。在對蘇戰備沒有準備好之前,東京的一致態度是先不要招惹蘇聯這頭巨熊。
本莊繁既知道史達林不好欺負,更知道東京的態度,所以在黑龍江問題上他沒像遼、吉兩省一樣直接出兵,而是採取軍事壓力與金錢、權勢誘降的方針。不到萬不得已時,關東軍不直接出兵。
打定主意,本在繁撒出關東軍特務機關和日本外務省駐東北各地領事人員,加緊了對散駐各地的中國軍政官員的誘降活動。
9月底,遼洮鎮守使張海鵬叛變投日。
滿臉麻子的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