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章 統為千秋(第1/4 頁)
潘多拉歷164年2月,閩地的人員跨越閩琉海峽,大約一萬四千人左右登上了這個島嶼後,接管了這裡五十七座碳基塔,1433個自然節點維護工作。八十七個碳基發電站以及超氧化計算機。
大員島在行政區上直接分四個部分。
由於所有的沖積平原都是在西部靠著海峽那一側。東線人口少,又是獨立面對太泙洋防線,所以由中樞直轄構建海防體系,直接監測大洋。
而大員西部則是分為北、中、南,三個部分。
大員島本身是和閩地一衣帶水。所以人文治理上,這是很方便的。也能防止該地在文化上孤懸於海外。所以中部大段劃分給閩地。但南北兩端則是給了浙、廣。
這與江南行省,要拆分成皖蘇的道理一樣,如果全部給了閩,那麼就會讓閩地在東南的經濟和行政上出現獨特的優勢。可以閩地的決策影響粵、浙,這兩個同樣依靠海洋經濟大省區的獨立性。
在海防上,大員北部給浙是很有必要的。
大員島看起來是和閩對門,但是其北部的一系列群島都是在浙的對門。
和平時代海上對峙的搖人,很需要地方配合,在近古時代中前期,浙地出發的海防就在巡查‘釣魚’等嶼。追溯明代時,浙地也是抗倭的主要兵源地。
~
當然,這個時代不是基於上述的考慮,而是閩地現在幹部們想要拉著上下兩個鄰居來接管這種包袱。轄區過廣對於今天人口來說很沉重。
治理區域的移交,放在大破滅前任何一個時期,都是中樞高度歡迎的。
但是——衛老爺提出移交後,統伐區那邊卻硬生生地推脫了幾個月,最後電報發來了資訊:“這麼多年來,都管過來了,現在再管一段時間。”最後拖到了粵、閩、浙這三地的接管上,統一開始扯皮,分別對地塊分割進行了謙讓。
最後也是衛鏗火大了,丟擲了“自古以來”“不可分割”這些話,終於逼迫讓統伐區東南方面在164年夏季之前,完成了領土確認。
~
5月1號。在調整者的康復學院的磚瓦樓上,衛鏗叢集終於和統伐區的負責人羅紅星進行了交接儀式。
所有物資,以及基地資料的交接,並不是表面握手就完成了,握手只是代表儀式。
先前衛鏗和前來接收的人進行了三個月的工作指導,並且留了事後聯絡的通訊號碼。這萬事俱備後,才進行最後這個握手確認。
~
在阿里山的黃昏下,羅紅星和衛鏗悠然談論現在局勢。
羅紅星:“接下來準備去哪?”
衛鏗說道:“一路向北,去漢江撈怪獸,一路向南去呂宋重耕。”
羅紅星開啟了系統提供的資料,現在南洋地區是有兩個新的使徒盤踞的,一個是“驚鳳”,而另一個,“雨殺”。
作為完全被湮沒人類痕跡的地帶,這裡如同妖域,生物族群非常地繁雜,生命輻射對人類傷害巨大。哪怕是過去其他主世界的穿越者也很少探索這片區域。
衛鏗:“我作為先鋒,這任務必須得做。”
衛鏗同樣點開了資料,整個南洋千島氣候是相當的多樣性。大片的沿海熱帶雨林,和每個島嶼上都有的高山平原,讓這個區域中兩大使徒群落,相互都糾纏交纏。
~
海岸線上,紅樹林和珊瑚礁的基因混雜。這裡樹木長滿了可伸縮的尖刺。
雨殺群落,這個群落自然生態界的形態特徵是:無數活動(蠕動)的液滴。
在雨季,腐殖質中亦或是樹幹中,這些液滴全部會分泌出來。這些液體會滲入各種魚類,昆蟲。控制其變態發育。
整個熱帶雨林,所有的物種都是從這種液滴中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