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南空禪茶(第2/4 頁)
了。
我和陳美美、曹可馨、林若曦留了下來,想看看智空炒茶。
“殺青的鐵鍋溫度要220度左右,我們沒有那種帶溫度顯示的電炒鍋,只有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了。”智空笑著說。
他用手放到鍋底上面,感受著鍋底的熱度,對旁邊添柴的村民說:“好了,就這個火候,不要添柴了。”
他從旁邊竹匾裡抓了一把鮮葉,丟到鍋裡,手掌貼著茶葉轉著圈炒著鮮葉。。
“第一次殺青後,還要放著回潮一段時間,然後再一次炒制,把茶葉芯裡的汁液香氣激發出來,然後再放置變涼後,第三次炒制提香。”他熟練的炒制著茶葉,手指很靈活。
“我和師父雲遊四海,到過青城山無量寺、峨眉山東華寺、西湖雲棲寺、黃山天心寺,學了不少製茶的手藝,這雙手不知道被燙了多少水泡…”他笑著說。
“要炒這芽頭茶,必須練年,才能掌握火候,做出好茶。”
漸漸的,鐵鍋裡的茶葉溢位豆香和蘭花香,香氣宜人。
“我們給這茶起個名字吧。這裡是縉雲山系,要不叫縉雲翠芽?”我對智空說。
“叫南空禪芽吧,這茶產在南空寺,又是智空大師親手炒作,以禪入茶,更貼切些。”林若曦笑著說。
曹可馨微笑著說:“這個名字比江南的更貼切,縉雲山太廣,有些牽強。一個禪字,顯得這茶與眾不同。”
,!
智空點點頭:“南空禪芽,這個名字好。”
我也覺得林若曦起的名字更空靈,不禁握住她的手說:“若曦,謝謝你,給這茶葉賦予了靈氣。”
林若曦美目看了我一眼,將小手從我的手裡抽出,順勢抓起智空炒好的茶葉放在鼻尖嗅著,笑著說:“好香的茶。”
夜色漸晚,我從包裡取出五千元,給負責燒火的大叔,讓他把錢給那幾個村民分一下,這幾天辛苦一下,幫智空師傅採茶燒火做飯。
他一直推辭不要,我強行塞到他口袋裡,這才作罷。
回去的路上,我想起了上次吃的豆花魚,便帶著她們三個去那家飯館。
三個人對豆花魚讚不絕口,曹可馨說:“這魚肉肥嫩不腥,豆腐嫩而不爛,好吃。”
林若曦說:“這應該是草魚,滑爽細嫩,好吃。”
陳美美吃的很開心,嚷嚷著要喝點啤酒,不然對不起這美味。
我要了盤涼拌黃瓜和花生米,笑著看她們吃。
“南哥,我中午說在山上建一個茶葉手工炒制廠,你有什麼打算?”曹可馨問我。
“過幾天我要帶設計師到智空師傅那裡去,談談南空寺的重修的設計圖,正好順便看看山上的場地,讓他也做一個規劃。王敏她們要找當地的有關部門諮詢寺廟重修的手續,到時候也問一下這山林歸誰管理,我們把它承包下來,成為我們的茶山,然後再申請建廠,真正擁有我們的茶葉生產廠,儘管是手工炒制,但畢竟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品牌。”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她們。
“若曦今天給我們的茶起了個好名字,我們可以以它做文章,把南空禪芽作為我們第一個自有的高階品牌推出去,畢竟是手工炒作,還是智空大師親手做的,產量稀少,要把它好好宣傳一下,成為我們公司的拳頭產品。”
“就是產量太低了,估計智空大師也做不出多少斤吧。”曹可馨擔憂的說。
“我們今天採了有二十斤鮮葉,智空大師估計要叫人幫忙一起炒,才能做完。估計也就五斤幹茶。”
“啊,這麼少,我們宜賓那裡茶農一天可以炒三十多斤呢。”陳美美驚訝的說。
“這是芽頭茶,每次放鍋裡殺青都只有二三兩鮮葉左右,要慢工出細活。估計今天晚上智空師傅要炒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