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第四道菜是清湯上飄著冬瓜刻的小船,是“門泊東吳萬里船”。
美國博士聽到這樣的“蒲家菜”,哈哈大笑。
“唐詩待客”可能是傳說,但我認為,比較合乎蒲松齡實際的生活水平,還帶點兒“苦中取樂”的意味,跟他春節祭神寫的詞相似。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執著可悲舉人情結(1)
蒲松齡自稱苦行僧轉世,他的“苦行僧”生活除了生活貧苦之外,最主要的是科舉考試考得苦。這位天才大作家執著而可笑的舉人情結尤其令現代的研究者和讀者覺得不可思議。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和著名語言學家殷孟倫教授一起到蒲松齡故居訪學,我們在蒲松齡墓地一棵樹幹上看到一首歪歪斜斜的打油詩:
失卻青雲道,
留仙發牢騷。
倘若中狀元,
哪有此宇廟?
“亂彈琴!”殷孟倫教授氣呼呼地繞樹轉了一圈兒,停下腳步又把打油詩唸了一遍,然後,長嘆一聲,“它倒有幾分道理!人哪,就是生於憂患,隳於安樂,艱難困苦,玉汝以成!”
假如蒲松齡當年科舉順利,封建社會數以萬計的“知縣大老爺”可能增加一員,而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可能就不復存在了。
蒲松齡的才氣肯定超過很多狀元,但他總考不上舉人。過去人們試圖對蒲松齡考不上舉人作出解釋,有個說法是:蒲松齡寫鬼狐諷刺人,他參加鄉試時,鬼狐就“入闈”干擾他……這個說法跟蒲松齡擺茶攤收集寫作素材一樣,是無稽之談。
說來有趣,蒲松齡一生科舉不得志,恰好從他少年得志開始。
順治十五年(1658年),19歲的蒲松齡參加科舉考試,在縣、府、道三試中名列榜首成了秀才。錄取蒲松齡的是山東學政、大詩人施閏章。清初詩壇號稱“南施北宋”,指的就是安徽的施閏章和山東的宋琬。施閏章給童生道試出的第一道題是《蚤起》。“蚤起”題目出自《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寫多少字,分幾段,都有具體要求,更重要的是,內容要揣摩聖賢語氣,代聖賢立言。既然題目是“蚤起”,顧名思義,就該模仿孟子的語氣,闡發孟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齡卻寫成了既像小品,又像小說的文章。文章開頭寫:“我曾經觀察那些追求富貴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題名的功名,小人追求發財致富,有些人自己並不富貴卻迫不及待地伺候在富貴者門前,唯恐見晚了,至於那些悠然自在睡懶覺、無所事事的人,不是放達的高人,就是深閨的女子”(原文為文言)。這哪兒像八股文?這是描寫人情世態的小品文,接下來,蒲松齡乾脆虛構起來,寫齊人之婦,夜裡輾轉反側,琢磨追蹤丈夫。文中有人物心理描寫,有人物獨白和對話,很像小說,這樣的文章怎能符合八股文要求?但蒲松齡遇到的是大文學家施閏章,愛才如命的施閏章。施閏章欣賞蒲松齡對人情世態栩栩如生的描寫,他認為,蒲松齡把人們追求富貴的醜態,透過“蚤起”兩個字,寫活了,寫絕了,他寫了八個字的批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大筆一揮,蒲松齡,山東秀才第一名。
蒲松齡三試第一,名氣很大,躊躇滿志地走上了求官之路。但接連四次鄉試(舉人考試)都名落孫山。追根究底,蒲松齡用小品筆法寫八股,雖然得到施閏章的讚賞,其他考官卻不會認可。他們都是用刻板的八股文做敲門磚取得功名的,他們只會寫這樣的文章,也只欣賞這樣的文章。蒲松齡的才子之筆怎麼能入這些平庸考官的青目?
因為施閏章的賞識,也可以說是誤導,蒲松齡最初參加科舉考試就偏離了跑道。
蒲松齡做了半個世紀秀才。秀才是最低的功名,卻最辛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