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5 頁)
槍口,這種情況下丹麥人要能輕鬆自如地運球射門,那就真成神人了。
雄鷹從戰火中展翅(4)
連年戰爭阻斷了足球的發展。沒有穩定的經濟支撐,沒有和平的比賽場地,沒有訓練的機會,甚至沒有踢球的人——所有的青壯少年都被拉上了戰場……
德國人感嘆:我們的足球真正起步比別人生生晚了50年。
起步晚不要緊,咱們起點高。
德國足球的高起點,在1954年。
本澤曼已經看不到了。1933年,德國開始成為猶太人的地獄,這位心繫足球的六旬老人匆匆逃離德國遠走瑞士,第二年逝世於瑞士蒙投。留在他身後的,是對德國足球的憂慮和未了的希望,戰爭割斷一切,但他希望,足球能讓人們重聚。
安息吧,本澤曼先生。你的夢想將由一個叫澤普?赫伯格的人來完成。
4。 從廢墟上崛起
赫伯格從恩師約翰?貝爾茨手中接過國家隊的教鞭,是在1936年。在此之前,他曾經是德國“最有聲望的球員”。退役後他跟著貝爾茨做了助理教練,從這時起,德國國家隊有了一個傳統,很有點禪讓制的意思:教練退休,助理教練繼任,一脈相承,薪火相傳。
赫伯格上任這一年,柏林舉辦奧運會,元首親臨現場觀看了比賽,德國國家隊受寵若驚,個個歇菜。這場在緊張混亂中輸掉的比賽預示了十年間德國足球的方向。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說過,文化是第三帝國的宣傳工具。文體不分家,足球自然也逃不脫這個命運。和瓦格納的歌劇一樣,德國足球也只是元首默許的一場演出,演砸了就吃不了兜著走。
到了戰爭後期,元首忙著打仗沒工夫看球,國家隊的比賽壓力小了。但赫伯格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手下的球員們被拉上戰場,成為戰俘,或者失去生命,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與這些球員保持聯絡,證明他們還活著。
活下來的寥寥無幾,弗裡茨?瓦爾特是其中之一。瓦爾特是從前鋒改踢中場的,一直效力於德國西南的凱澤斯勞滕隊,二戰時,他成了一名傘兵。幸運的是,瓦爾特投到了德國空軍王牌飛行員赫爾曼?格拉夫的旗下。這位愛好足球的空軍將領是赫伯格的朋友,兩人有一個共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球踢,不管戰爭如何,都要儘量保護好球員。格拉夫在軍中組建了一隻叫做“紅色獵人”的足球隊作為球員的庇護所,瓦爾特就是受到庇護的球員之一。戰爭結束後,成為戰俘的瓦爾特輾轉回到祖國,很快被國家隊教練赫伯格招到麾下,任命為隊長。
瓦爾特說:我快30歲了。
赫伯格說:德國需要一支國家隊,我需要你們。
年已知天命的赫伯格並沒有宣揚宏圖大志,但是瓦爾特明白了這位性格低調、面容嚴謹的教練的苦心。他知道,德國,失去的是什麼,面臨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
足球,榮譽,祖國,三位一體。並不是刻意標榜的高尚偉大,這些,已經深植在德國人的血脈裡。
德國足球和全世界人民一樣盼著戰爭早點兒結束,但戰爭結束並不代表德國足球的冷凍期結束,國際足聯對德國足球的禁賽期還在延續。
在這段艱難歲月裡,瑞士又一次張開了天使的翅膀,給德國足球帶來了溫暖。1946年,他們說服當地的美國駐軍,同南德的三個城市慕尼黑、斯圖加特、卡爾斯魯厄舉行了三場友誼賽,送給德國三場寶貴的勝利。而瑞士付出的代價是接到了國際足聯的罰款單。不過這筆罰款由瑞士民眾集資募捐代繳了。瑞士人民無疑是團結互助睦鄰友好的好榜樣,他們明白,隔絕不是辦法,團結才會進步。
雄鷹從戰火中展翅(5)
1949年,被英、法、美佔領的德國西部成立了聯邦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