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助興節目。(第1/2 頁)
看了好一會兒之後,李安得出了一些資訊,那就是同一個收藏種類之中,年代越久的越值錢,清朝時候的古董在收藏家眼裡僅僅只是最低的一個檔次,也是將收藏家和古玩愛好者區別開來的重要判斷。
一般古玩大家們,除非是名家之作,否則一般的東西他們都不怎麼感興趣,儘管眼前這些是清朝時期的古董,但華夏可是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一兩百年前的東西只能算是勉勉強強進入收藏的級別。
當然這些有實力的僅僅只佔今天的一小部分,大多數人都是奔著這些小東西來的,在古董收藏這一塊,他們還算不上是古董收藏家,而他們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大多數都稱呼自己為古玩愛好者,至於古董收藏家,還達不到那樣的門檻。
而對於如今的收藏種類,李安也算是開了眼界,紫砂壺鼻菸壺這種也就算了,但讓他沒想到的竟然還有郵票......
那一套名字叫做薄紙大龍的郵票一套總共七十五張,最後的成交價格竟然到了兩百萬,這東西不過是印刷品而已吧?
李安心裡詫異,要說的藝術價值基本上沒有,工藝價值也就那樣了,能夠拍到這麼高的價格恐怕也就只剩下紀念意義的收藏價值了。
沒想到如今的有錢人們竟然也會願意為了紀念意義的東西買單,李安也算是漲了一番見識。
第一組拍賣品時間花費得比較久一些,因為底價並不高,而且每次加價的金額也不大,所以參與拍賣的人很多,整個拍賣廳顯得熱鬧非凡,舉牌的人此起彼伏,拍賣師嘴巴就沒有停過。
對此李安心裡早有準備,拍賣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拍品的價值更高進度會越來越快,因為越往後面參與拍賣的人更少了,而且一次舉牌的金額更高,底價也設定得更高,往往舉幾次牌之後,就一錘定音了。
就這樣李安百無聊賴的看到了第三組,一邊坐著的李守安甚至已經睡著了,小孩子對於這些東西的興趣度並不高,再加上早就事先知道了拍品的上場順序,對於他來說能夠讓他感興趣的也就只有最後兩組拍品而已。
不只是李守安,在場能夠坐在前面幾排的,大多都是這樣的想法,李安隨便看了一眼,大多數老闆們甚至閉目養神起來,只留下帶進來的助理在記錄著拍賣的流程。
這些人大多都是古董界的倒爺,他們將古董拍下來放一段時間,等漲價了之後再賣出去。
所以他們不得不緊跟時代,對於每一場大型拍賣會他們都不會錯過,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這些東西的行情,大致估算出它們的利潤空間,所以都會配上一個專業的助理進行記錄。
這一類的雖然自稱為古董收藏家,但實際上也只不過是往自己的臉上貼金而已,實際上他們和那些古董愛好者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點就是他們比一般的古董愛好者更有錢罷了。
所以在李安眼裡,他們不過是揣著古董待價而沽的賣家,但這一部分人算是古董收藏界的中流砥柱,包括中興投資也是這樣的存在。
他們在規矩內將古董進行買賣,一方面將一些古董透過售賣的方式送到真正喜歡這些老東西的買家手裡,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儲存了這些古董,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另外一方面他們透過營銷手段將古董的價格一步一步抬高,讓得大多數老百姓們更加珍惜這些東西,無論他們是為了錢還是為了收藏,都對古董有好處就是了。
當然李安之所以討厭這些人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這些,而是透過他們的宣傳,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們想要透過盜墓的手段來一夜暴富,從而導致了原本埋藏在地下的古董紛紛被挖了出來。
因為這些東西在墓裡面都有,很多作為陪葬品給葬進了墓中。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安沉睡的墓穴被盜墓賊挖開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