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隔壁民王叔叔的商人很囂張(第1/2 頁)
牽著耕牛辛勤耕耘了一畝田地後,陳華才將耕牛交還給那名士兵,此刻的他已然是汗流浹背,深刻體驗到了在缺乏現代機械的古代社會中,春耕秋收所付出的辛勞與不易。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出自唐代賀知章的《詠柳》,此刻此景讓陳華不禁聯想到自身的境遇,頗有共鳴。
這時,李豐懷爽朗的笑聲傳來,走近陳華說:“殿下,我還以為您只擅長風雅之事,沒想到在農事上亦能獨當一面。”
陳華差點脫口而出“我小時候經常做這些”,但及時調整語氣回應:“這有何難?無非是向士兵們學習罷了。”他在心中回味著前世童年的點滴,想起自己自幼不知親生父母,由撫養他長大的大爺陪伴度過了艱辛的歲月,然而在他參加工作一年後,大爺也離世了,這讓他內心泛起一絲酸楚。
正因這樣的經歷,他來到此處後反而更快地適應了新環境。“即使如此,殿下可能也是陳國首位親自參與農耕的王爺了。”李豐懷笑著打趣,然後話題一轉,“殿下,咱們建設兵團農忙時的生產固然不用擔心,但在農閒之際也不能放鬆軍事訓練,說到這京州軍的盔甲裝備……”
原來,李豐懷在勞作期間幾次欲言又止,就是想提這件事。他承諾道:“我答應的事一定兌現,下月底,首批板甲、弩箭和陌刀將會送達京州大營。”
“為何是陌刀和弩箭,而不是傳統的弓箭?”對於陳華提到的具體裝備型別,李豐懷頗感好奇,畢竟他只知道陳華答應提升京州軍的裝備水平,卻不清楚具體細節。
陳華答道:“今日時辰尚早,明日我帶你親眼見識一下何為陌刀。”
李豐懷聽後十分欣喜,感激地說:“多謝殿下!”對於曾一度困窘的京州軍而言,任何新型武器裝備的到來都如同久旱逢甘霖,令人振奮不已。
在桃花江清澈的河水中洗淨腿上的泥土,陳華正打算離開,卻在抬頭瞬間瞥見水下一道巨大的黑影掠過。定睛一看,那赫然是一條體型碩大的鯉魚。緊隨其後的是一群密集的魚群自由穿梭,得益於這片未受汙染的生態環境,魚群得以大量繁衍生息,這一幕令陳華心頭油然生起一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脫世俗、寧靜致遠的心境。
儘管近期事務繁忙,但他也意識到適時的休憩娛樂必不可少,於是考慮是否找毛建地打造一副魚竿,享受垂釣的樂趣。懷著這份心思,陳華沿著河邊小徑向王府緩步走去,深知在當前封地經濟困頓的情況下,除了農耕之外,發展養殖業同樣是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部分。
透過此次購買耕牛的經歷,陳華深切體會到養殖業的關鍵作用。歷史上有人認為宋朝後期戰馬短缺,頻遭敗績,根源在於喪失了養馬之地;然而,宋朝紊亂的馬政同樣難辭其咎。
因此,在規劃農耕之餘,他決定給各地州縣生產隊佈置一項任務——全面發展家畜養殖,包括但不限於牛羊驢馬、雞鴨豬等各類家禽家畜。
回到王府用過簡單的餐食後,陳華正準備起草一份關於推動養殖業發展的政令,這時雨婉走來報告:“殿下,您下午外出的時候,民王殿下派來的人已經到訪王府,並讓我轉達,民王將於三日後抵達京州,專程前來拜會殿下。”
“民王要拜會我?”陳華聽聞此言,感到頗為諷刺。這位名義上的叔叔自他來到此地以來從未給予過實質性的幫助,兩年前更是如當地門閥一般,僅在邊境自保,未曾派遣一兵一卒支援他的封地。尤其在這次購買耕牛的過程中,對方更是藉機抬價,使得他白白損失了二十萬兩白銀。如今,這位民王竟然會紆尊降貴主動來訪,實屬出乎意料。
經過一番思量,陳華立刻洞察到,民王此行的目的恐怕並非表面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