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揭開謎底(四更)(第1/2 頁)
眼前,最重要的這個線索,就是庫杜批留下的這句血書:
如果枯葉又綠,那是新生還是迴歸?答案在風裡。
米豆盯著它看了又看。
這可真是堪比一次最難的考試。
如果說,之前的去“副本”的第二關,能夠戰勝自己的拖延小毛病,是一次作文的話,那麼此刻,米豆麵臨的考題,就是閱讀理解。
體驗屋系統自動生成了任務的第三關,即揭開謎底。
阮朵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她拽了拽米豆的衣角,有些不自信地說:“這會不會是我們要面臨的新的一關挑戰?”
“有可能,我也覺得像。”米豆想了想說。
“耶,加油!”阮朵不忘鼓勵米豆,又道:“別忘了,只要闖過三關,我們就應該算是能夠完成阿萊迪交給的任務了,你就可以回去覆命了。”
“先別樂觀,我們現在要解決眼前的問題。”米豆很是老練地說,“現在看來,這個句子還真是有點意思。”
“怎麼說呀?”阮朵不擅長分析,但是她懂得卻很多,這得益於他們從小就被植入了知識晶片。
所以,他們不缺知識和常識,缺的是應用的主動思考。
米豆在這方面的表現就和他們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米豆又道:“這個句子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強調大自然,週而復始的,有著生命的哲理意味在裡頭,如果非要提煉主題出來的話,我覺得……”
看來之前的第二關對米豆的自信心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應該是……你跟我來!”
說完,米豆就拽著阮朵跑了起來。
“要幹什麼去呀?”阮朵一邊跑一邊問,真是刺激。
米豆一路奔跑,來到之前路過的一個地方,是一處沙盤,就在他們被庫杜批帶著朝裡頭走的時候,米豆曾經注意到它。
當時,他是順著庫杜批的目光看過去的,本來米豆沒有多想,因為在地球,這種沙盤不稀罕。
常見於在一些活動中心,或者學校的心理諮詢室,都會有這種東西存在。
一般是用來讓孩子透過這個沙盤來堆砌自己想要的世界,然後老師會根據這個成果來判斷孩子的心理狀態,便於引導。
是一種心理輔導常見的工具。
除此之外,在商場裡頭,也經常見到這種沙盤,就是任由孩子來捏,來打造世界的玩具。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
不像在過去,沒有這個玩意之前,小孩只能在沙地上玩沙子。
所以,這種東西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沙盤。
在電影中,沙盤也是經常出現的。
比如,在戰爭片中,指揮室內,軍官們會利用沙盤來模擬戰況。
可見,沙盤的用處還是蠻多的。
兩人來到沙盤面前,站住了。
“怎麼?就這?”阮朵不以為然起來,“這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沙盤呀,你著急趕忙的跑過來就給我看這個?這能有什麼線索呀,跟庫杜批的遺言也沒有任何的關係吧?”
阮朵又累又洩氣,甩開米豆的手,有些不開心。
早知道是這個樣子,就不跟著他拼命地跑了。
米豆卻繼續端詳起面前的這個沙盤,他看了又看,自言自語地說:“果然,這是庫杜批給我們的一個啞謎!”
“啞謎?”阮朵又來了興致。
“對,啞謎。”米豆再度強調,又道:“你看,這個沙盤已經很久沒有人動過它了,它為什麼會被擺放在這裡?你不覺得它顯得有些多餘?”
“照你這麼說,還真是的呢。”阮朵表示服氣,她又道:“那你說,為什麼會被擺放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