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淑娟成親(第2/2 頁)
男娃子,穿的是統一樣式的短衫。
深藍色的絲綢上衣,在左胸和右肩部位,用大紅絲線繡的圖案,在左胸部位繡的是一個橢圓形火焰框裡,有一個各個孩子的名字的篆文字,在右肩部位,是統一的火焰與祥雲圖案,一直延伸到胳膊肘位置,大紅腰帶系在腰間,尾部綴著流蘇,腰帶統一綴在左腿邊。
下面是同色絲綢褲子,底部用綁繩紮緊,呈燈籠狀,右腿邊上,還繡了一排小小紅色火焰型的花型。
不用說,這衣服的樣式是清揚和清妍設計出來的,送給小姨,小姨找繡娘趕工做了出來,而且,每個女孩裙子的樣式也是一樣的,都是半臂襦裝留仙裙,只是各家顏色不同。
昨天晚上,這幾個孩子還穿著新衣服排練了一下,都非常的興奮,就連大人們都吃了一驚,場面實在是太好看了。
迎親的錢姐夫一行當然也是被震撼了一下,還沒出聲,就聽到振平和博文兩人一起誦起一首四言駢文“楊家阿姝”
這是博文和名禮連夜趕製的駢文體的送嫁文,大意是:楊家養了個好女兒,溫柔賢淑,孝敬父母,愛護弟妹,現在覓得良婿,即將出嫁,家人各種捨不得等等。
正當大家聽得動情時,就聽振平和博文開始誦結束語“望君”時,停頓了一下,後面七個小蘿蔔頭跟著一起喊“望君”,“憐之”“憐之”“珍之”“珍之”“信之”“信之”“惜之”“惜之”
最後,大家一起抱拳喊“姐夫,拜託了!”同時,九個孩子都深深的行了個大禮。
饒是自認為是見過大場面的錢姐夫,也被這個架勢感動了,他慎重的整了整衣服,也深深的回了一個大禮,表情很嚴肅的抱拳說“翊,定不負所托!”
後面主屋的門開啟了,楊家眾人擁著淑娟走出閨房,蓋著紅蓋頭的淑娟和錢姐夫一起跪著拜別家人,由振平揹著,送到花轎上。
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往錢家走去。
而錢家來迎親的人們,看到了新娘子兄弟們的表現,多少都收起了之前,對新娘子的些許輕視和不屑。
“這新娘子的孃家,也不完全是屠戶莽夫,看這麼些男孩子,能文能武的,感情還這麼好,以後也許會有大出息呢。”
而大舅母從振平他們開始誦送嫁文時,就開始掩面痛哭,到淑娟走時,都哭到站不住了,連帶著其他嬸孃都跟著掉眼淚,就是大舅舅,眼睛框也都有些發紅。
這眼淚裡有不捨,也有感動,“有這麼多兄弟做後盾,女兒在婆家也能挺起腰桿子,看剛才女婿的表現就知道了。”
楊家老大家嫁女兒的場景,後來被很多人宣揚,“可別輕易得罪楊屠戶家呀,人家家不僅男娃子多,力氣大,還能文能武的,兄弟間綁成一股繩,可是重感情的了。”
從此以後,也養成了,每次楊家閨女出嫁的時候,堂兄弟、表兄弟們都有來送嫁的習慣,這也是楊家出嫁女在婆家基本上,都不太受欺負的原因之一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